•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朱元璋的讀音 朱元璋的意思

    朱元璋 (明太祖)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鳳陽人,漢族,生于濠州鐘離(明朝建立后改為鳳陽),字國瑞,原名重八,后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軍改為現名朱元璋。政治家,戰略家,軍事統帥,明朝開國皇帝。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占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今江蘇南京)。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口號,舉兵北伐。1368年初,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當年秋攻占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蒙古貴族北逃,后晉割讓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又平定西南、西北、東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 朱元璋在位期間對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政治上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嚴懲貪官和不法勛貴;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北伐殘元;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興修水利,解放奴婢,減免稅負,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文化上緊抓教育,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對外加強海外交流,恢復中華宗主國地位。經過洪武朝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歲,廟號太祖,謚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圣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
    • zhū
    • yuán
    • zhāng

    “朱元璋”的讀音

    拼音讀音
    [zhū yuán zhāng]
    漢字注音:
    ㄓㄨ ㄩㄢˊ ㄓㄤ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朱元璋”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朱元璋  zhū yuán zhāng  ㄓㄨ ㄩㄢˊ ㄓㄤ  

    人名。(西元1328~1398)?明濠州(今安徽省鳳陽縣東)?人。幼曾為僧,后投郭子興的紅巾軍反元,子興卒,受諸將擁戴,稱吳王。滅元后即帝位而為明太祖,年號洪武,建都應天,在位三十一年崩,卒謚高皇帝。

    英語 Zhu Yuanzhang, personal name of first Ming dynasty emperor Hongwu 洪武[Hong2 wu3]

    德語 Zhu Yuanzhang (Eig, Pers, 1328 - 1398)?

    法語 Ming Hongwu

    網絡解釋

    朱元璋 (明太祖)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鳳陽人,漢族,生于濠州鐘離(明朝建立后改為鳳陽),字國瑞,原名重八,后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軍改為現名朱元璋。政治家,戰略家,軍事統帥,明朝開國皇帝。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占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今江蘇南京)。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口號,舉兵北伐。1368年初,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當年秋攻占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蒙古貴族北逃,后晉割讓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又平定西南、西北、東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
    朱元璋在位期間對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政治上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嚴懲貪官和不法勛貴;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北伐殘元;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興修水利,解放奴婢,減免稅負,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文化上緊抓教育,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對外加強海外交流,恢復中華宗主國地位。經過洪武朝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歲,廟號太祖,謚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圣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

    “朱元璋”的單字解釋

    】:[zhū]1.紅色:朱紅。朱批。朱筆。朱文(印章上的陽文)。朱門(紅漆大門,舊時指豪富人家)。2.礦物名:朱砂(無機化合物,中醫用于鎮靜劑。亦稱“辰砂”、“丹砂”)。朱墨。3.姓。[shú]〔朱提(shí)〕古地名。漢武帝時置縣,治所在今云南省?昭通縣境。后立為郡。
    】:1.朝代。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古代的一種玉器,形狀像半個圭。

    “朱元璋”的相關詞語

    “朱元璋”造句

    劉伯溫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后急流勇退,一去不返。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算是客氣的,朱元璋炮轟功臣樓就不客氣了。

    元末農民起義以后,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制定了許多與發展生產休戚相關的政策。

    然而,盡管朱元璋為了治國安民殫精竭慮,嘔心瀝血,他所盼望的理想社會卻總是未能出現,這使他產生了強烈的挫折感。

    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

    朱元璋是我大爺,不信你把他叫出來問問!

    陳友諒在江里洗臉,朱元璋就要喝他的洗臉水。陳友諒在江里洗腳,朱元璋就要喝他的洗腳水。陳友諒在江里撒尿,朱元璋……當年明月 

    朱元璋的宏偉理想,是將全國變成一個大村莊,全國民眾都被捆綁在戶口和土地的枷鎖下,大明國其實就是一個大型勞改農場。雪珥 

    明太祖朱元璋作為大明王朝的開國之君,在對待道家思想和道術治國事務上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

    朱元璋當上了大明土朝的第一任皇帝,鳳陽出名了.

    * 朱元璋的讀音是:zhū yuán zhāng,朱元璋的意思:朱元璋 (明太祖)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鳳陽人,漢族,生于濠州鐘離(明朝建立后改為鳳陽),字國瑞,原名重八,后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軍改為現名朱元璋。政治家,戰略家,軍事統帥,明朝開國皇帝。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占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今江蘇南京)。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口號,舉兵北伐。1368年初,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當年秋攻占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蒙古貴族北逃,后晉割讓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又平定西南、西北、東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 朱元璋在位期間對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政治上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嚴懲貪官和不法勛貴;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北伐殘元;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興修水利,解放奴婢,減免稅負,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文化上緊抓教育,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對外加強海外交流,恢復中華宗主國地位。經過洪武朝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歲,廟號太祖,謚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圣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