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批諭旨的讀音 朱批諭旨的意思
朱批諭旨 《朱批諭旨》,三百六十卷,清世宗胤禛批,允祿、鄂爾泰等編,清雍正十年(1732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武英殿刻,朱墨套印本。版框20.5cm×14.6cm。
- 朱
- 批
- 諭
- 旨
“朱批諭旨”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ū pī yù zhǐ]
- 漢字注音:
- ㄓㄨ ㄆㄧ ㄩˋ ㄓˇ
- 簡繁字形:
- 硃批諭旨
- 是否常用:
- 否
“朱批諭旨”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清制,內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用朱筆批示,以示出于親筆。《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十一》有《世宗憲皇帝朱批諭旨》三百六十卷。亦省作"朱批"﹑"朱諭"。
網絡解釋
朱批諭旨
《朱批諭旨》,三百六十卷,清世宗胤禛批,允祿、鄂爾泰等編,清雍正十年(1732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武英殿刻,朱墨套印本。版框20.5cm×14.6cm。
“朱批諭旨”的單字解釋
【朱】:[zhū]1.紅色:朱紅。朱批。朱筆。朱文(印章上的陽文)。朱門(紅漆大門,舊時指豪富人家)。2.礦物名:朱砂(無機化合物,中醫用于鎮靜劑。亦稱“辰砂”、“丹砂”)。朱墨。3.姓。[shú]〔朱提(shí)〕古地名。漢武帝時置縣,治所在今云南省?昭通縣境。后立為郡。
【批】:1.用手掌打:批頰(打嘴巴)。2.刮;削。3.對下級文件表示意見或對文章予以批評(多指寫在原件上):批示。批改。審批。批公文。4.批判;批評:批駁。挨了一通批。5.大量或成批(買賣貨物):批發。批購。6.指批發或批購:批了點兒貨。7.用于大宗的貨物或多數的人:一批紙張。今年第一批到邊疆去的同學已經出發。8.棉麻等未捻成線、繩時的細縷:線批兒。麻批兒。
【諭】:1.告訴;吩咐(用于上級對下級或長輩對晚輩):手諭。面諭。2.古又同“喻”。
【旨】:1.滋味美:旨酒。甘旨。2.意義;用意;目的:主旨。要旨。宗旨。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旨在進一步發展兩國科學技術合作的決議。3.意旨,特指帝王的命令:圣旨。
“朱批諭旨”的相關詞語
* 朱批諭旨的讀音是:zhū pī yù zhǐ,朱批諭旨的意思:朱批諭旨 《朱批諭旨》,三百六十卷,清世宗胤禛批,允祿、鄂爾泰等編,清雍正十年(1732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武英殿刻,朱墨套印本。版框20.5cm×14.6cm。
基本解釋
清制,內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用朱筆批示,以示出于親筆。《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十一》有《世宗憲皇帝朱批諭旨》三百六十卷。亦省作"朱批"﹑"朱諭"。朱批諭旨
《朱批諭旨》,三百六十卷,清世宗胤禛批,允祿、鄂爾泰等編,清雍正十年(1732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武英殿刻,朱墨套印本。版框20.5cm×14.6cm。【朱】:[zhū]1.紅色:朱紅。朱批。朱筆。朱文(印章上的陽文)。朱門(紅漆大門,舊時指豪富人家)。2.礦物名:朱砂(無機化合物,中醫用于鎮靜劑。亦稱“辰砂”、“丹砂”)。朱墨。3.姓。[shú]〔朱提(shí)〕古地名。漢武帝時置縣,治所在今云南省?昭通縣境。后立為郡。
【批】:1.用手掌打:批頰(打嘴巴)。2.刮;削。3.對下級文件表示意見或對文章予以批評(多指寫在原件上):批示。批改。審批。批公文。4.批判;批評:批駁。挨了一通批。5.大量或成批(買賣貨物):批發。批購。6.指批發或批購:批了點兒貨。7.用于大宗的貨物或多數的人:一批紙張。今年第一批到邊疆去的同學已經出發。8.棉麻等未捻成線、繩時的細縷:線批兒。麻批兒。
【諭】:1.告訴;吩咐(用于上級對下級或長輩對晚輩):手諭。面諭。2.古又同“喻”。
【旨】:1.滋味美:旨酒。甘旨。2.意義;用意;目的:主旨。要旨。宗旨。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旨在進一步發展兩國科學技術合作的決議。3.意旨,特指帝王的命令: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