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松的讀音 杉松的意思
杉松 (植物)杉松(學名:Abies holophylla Maxim.)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胸徑約1米。樹冠闊圓錐行,老齡時則成廣卵狀傘形。幼樹樹皮淡褐色。不裂;老齡樹皮灰褐色,呈不規則鱗狀開裂。大枝開展,一年生枝條淡黃褐色,無毛、有光澤。葉條形。葉緣不向下反卷先端突尖或漸尖,無凹缺,葉面深綠色、有光澤。葉背面有2條白色氣孔帶,果枝的葉正面頂端亦常有2~5條不很明顯的氣孔線。球果圓柱形,熟前綠色,成熟時淡黃褐色或淡褐色,近無柄。苞鱗短,不露出,先端有刺尖頭。 適于風景區、公園、庭園及街路等的栽植。原產中國遼寧省東部、吉林東部、黑龍江東南部。俄羅斯、朝鮮也有分布。
- 杉
- 松
“杉松”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ān sōng]
- 漢字注音:
- ㄕㄢ ㄙㄨㄥ
- 簡繁字形:
- 杉鬆
- 是否常用:
- 否
“杉松”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杉樹與松樹。 2.樹名。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葉線型,先端尖或鈍,球果圓柱形。分布于長白山及吉林山區,為東北主要用材樹種之一。也稱沙松﹑東北杉松。
網絡解釋
杉松 (植物)
杉松(學名:Abies holophylla Maxim.)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胸徑約1米。樹冠闊圓錐行,老齡時則成廣卵狀傘形。幼樹樹皮淡褐色。不裂;老齡樹皮灰褐色,呈不規則鱗狀開裂。大枝開展,一年生枝條淡黃褐色,無毛、有光澤。葉條形。葉緣不向下反卷先端突尖或漸尖,無凹缺,葉面深綠色、有光澤。葉背面有2條白色氣孔帶,果枝的葉正面頂端亦常有2~5條不很明顯的氣孔線。球果圓柱形,熟前綠色,成熟時淡黃褐色或淡褐色,近無柄。苞鱗短,不露出,先端有刺尖頭。
適于風景區、公園、庭園及街路等的栽植。原產中國遼寧省東部、吉林東部、黑龍江東南部。俄羅斯、朝鮮也有分布。
“杉松”的單字解釋
【杉】:[shān]1.杉樹,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樹冠的形狀像塔,葉子長披針形,花單性,果實球形。木材白色,質輕,有香氣,供建筑和制造器具等用。2.(Shān)姓。[shā]義同“杉”(shān)①,用于“杉木、杉篙”。
【松】:1.常綠喬木。有多種,樹皮多呈鱗狀塊片開裂,葉針形成束,球果有木質鱗片。是重要的用材及采松脂樹種。2.不緊密;不堅實:捆得太松。松軟。3.放開;使松:松手。松腰帶。4.不緊張;不嚴格:松弛。松懈。5.用瘦肉、魚等做成的茸毛狀或碎末狀食品:肉松。6.經濟較寬裕:近兩個月我手頭兒松了一些。
“杉松”的相關詞語
* 杉松的讀音是:shān sōng,杉松的意思:杉松 (植物)杉松(學名:Abies holophylla Maxim.)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胸徑約1米。樹冠闊圓錐行,老齡時則成廣卵狀傘形。幼樹樹皮淡褐色。不裂;老齡樹皮灰褐色,呈不規則鱗狀開裂。大枝開展,一年生枝條淡黃褐色,無毛、有光澤。葉條形。葉緣不向下反卷先端突尖或漸尖,無凹缺,葉面深綠色、有光澤。葉背面有2條白色氣孔帶,果枝的葉正面頂端亦常有2~5條不很明顯的氣孔線。球果圓柱形,熟前綠色,成熟時淡黃褐色或淡褐色,近無柄。苞鱗短,不露出,先端有刺尖頭。 適于風景區、公園、庭園及街路等的栽植。原產中國遼寧省東部、吉林東部、黑龍江東南部。俄羅斯、朝鮮也有分布。
基本解釋
1.杉樹與松樹。 2.樹名。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葉線型,先端尖或鈍,球果圓柱形。分布于長白山及吉林山區,為東北主要用材樹種之一。也稱沙松﹑東北杉松。杉松 (植物)
杉松(學名:Abies holophylla Maxim.)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胸徑約1米。樹冠闊圓錐行,老齡時則成廣卵狀傘形。幼樹樹皮淡褐色。不裂;老齡樹皮灰褐色,呈不規則鱗狀開裂。大枝開展,一年生枝條淡黃褐色,無毛、有光澤。葉條形。葉緣不向下反卷先端突尖或漸尖,無凹缺,葉面深綠色、有光澤。葉背面有2條白色氣孔帶,果枝的葉正面頂端亦常有2~5條不很明顯的氣孔線。球果圓柱形,熟前綠色,成熟時淡黃褐色或淡褐色,近無柄。苞鱗短,不露出,先端有刺尖頭。適于風景區、公園、庭園及街路等的栽植。原產中國遼寧省東部、吉林東部、黑龍江東南部。俄羅斯、朝鮮也有分布。
【杉】:[shān]1.杉樹,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樹冠的形狀像塔,葉子長披針形,花單性,果實球形。木材白色,質輕,有香氣,供建筑和制造器具等用。2.(Shān)姓。[shā]義同“杉”(shān)①,用于“杉木、杉篙”。
【松】:1.常綠喬木。有多種,樹皮多呈鱗狀塊片開裂,葉針形成束,球果有木質鱗片。是重要的用材及采松脂樹種。2.不緊密;不堅實:捆得太松。松軟。3.放開;使松:松手。松腰帶。4.不緊張;不嚴格:松弛。松懈。5.用瘦肉、魚等做成的茸毛狀或碎末狀食品:肉松。6.經濟較寬裕:近兩個月我手頭兒松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