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桂的讀音 李方桂的意思
李方桂 李方桂(1902年8月20日—1987年8月21日),男,學者,籍貫山西昔陽縣(今山西晉中)。 1902年8月20日生于廣州,1987年8月21日卒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享年八十五歲。先后在密執安大學和芝加哥大學讀語言學,是中國在國外專修語言學的第一個人。為國際語言學界公認之美洲印第安語、漢語、藏語、侗臺語之權威學者,并精通古代德語、法語、古拉丁語、希臘文、梵文、哥特文、古波斯文、古英文、古保加利亞文等,著有《龍州土語》、《武鳴土語》、《水話研究》、《比較臺語手冊》、《古代西藏碑文研究》等,及論文近百篇,有“非漢語語言學之父”之譽。
- 李
- 方
- 桂
“李方桂”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ǐ fāng guì]
- 漢字注音:
- ㄌㄧˇ ㄈㄤ ㄍㄨㄟ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李方桂”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李方桂 lǐ fāng guì ㄌㄧˇ ㄈㄤ ㄍㄨㄟˋ 人名。(西元1902~1987)?山西昔陽人。曾留學美國密西根大學及芝加哥大學,獲博士學位。民國三十七年,當選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畢生從事漢語聲韻學、苗傜語、藏語、洞臺語、印第安語等研究,對我國語言學發展,貢獻卓著。后病逝于美國舊金山。著有《比較傣語手冊》、《上古音研究》、《古代西藏碑文研究》等。
德語 Li Fanggui (Eig, Pers, 1902 - 1987)?
網絡解釋
李方桂
李方桂(1902年8月20日—1987年8月21日),男,學者,籍貫山西昔陽縣(今山西晉中)。
1902年8月20日生于廣州,1987年8月21日卒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享年八十五歲。先后在密執安大學和芝加哥大學讀語言學,是中國在國外專修語言學的第一個人。為國際語言學界公認之美洲印第安語、漢語、藏語、侗臺語之權威學者,并精通古代德語、法語、古拉丁語、希臘文、梵文、哥特文、古波斯文、古英文、古保加利亞文等,著有《龍州土語》、《武鳴土語》、《水話研究》、《比較臺語手冊》、《古代西藏碑文研究》等,及論文近百篇,有“非漢語語言學之父”之譽。
“李方桂”的單字解釋
【李】:1.李子樹,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子倒卵形,花白色,果實球形,黃色或紫紅色,是常見水果。2.這種植物的果實。3.(Lǐ)姓。
【方】:1.正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正四邊形的六面體。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東方。雙方。4.辦法:千方百計。領導有方。5.地點;地區:前方。方言。6.治病的藥單:藥方。處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積一立方米:土方。8.數學上指自乘的積:乘方。9.副詞。正在;方才:方興未艾。如夢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響度級的單位。將聲音與一個1,000赫的純音試聽比較,當兩者響度被判斷為相同時,后者聲壓級的分貝數即被定為這個聲音響度級的方數。舊寫作?。11.?量詞。用于方形的東西:一方硯臺。兩方圖章。
【桂】:1.桂花樹,木犀的通稱。2.肉桂樹,常綠喬木。樹皮即桂皮或稱肉桂,有香味,可供藥用,又作調料。3.廣西的別稱。
“李方桂”的相關詞語
* 李方桂的讀音是:lǐ fāng guì,李方桂的意思:李方桂 李方桂(1902年8月20日—1987年8月21日),男,學者,籍貫山西昔陽縣(今山西晉中)。 1902年8月20日生于廣州,1987年8月21日卒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享年八十五歲。先后在密執安大學和芝加哥大學讀語言學,是中國在國外專修語言學的第一個人。為國際語言學界公認之美洲印第安語、漢語、藏語、侗臺語之權威學者,并精通古代德語、法語、古拉丁語、希臘文、梵文、哥特文、古波斯文、古英文、古保加利亞文等,著有《龍州土語》、《武鳴土語》、《水話研究》、《比較臺語手冊》、《古代西藏碑文研究》等,及論文近百篇,有“非漢語語言學之父”之譽。
辭典解釋
李方桂 lǐ fāng guì ㄌㄧˇ ㄈㄤ ㄍㄨㄟˋ人名。(西元1902~1987)?山西昔陽人。曾留學美國密西根大學及芝加哥大學,獲博士學位。民國三十七年,當選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畢生從事漢語聲韻學、苗傜語、藏語、洞臺語、印第安語等研究,對我國語言學發展,貢獻卓著。后病逝于美國舊金山。著有《比較傣語手冊》、《上古音研究》、《古代西藏碑文研究》等。
德語 Li Fanggui (Eig, Pers, 1902 - 1987)?
李方桂
李方桂(1902年8月20日—1987年8月21日),男,學者,籍貫山西昔陽縣(今山西晉中)。1902年8月20日生于廣州,1987年8月21日卒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享年八十五歲。先后在密執安大學和芝加哥大學讀語言學,是中國在國外專修語言學的第一個人。為國際語言學界公認之美洲印第安語、漢語、藏語、侗臺語之權威學者,并精通古代德語、法語、古拉丁語、希臘文、梵文、哥特文、古波斯文、古英文、古保加利亞文等,著有《龍州土語》、《武鳴土語》、《水話研究》、《比較臺語手冊》、《古代西藏碑文研究》等,及論文近百篇,有“非漢語語言學之父”之譽。
【李】:1.李子樹,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子倒卵形,花白色,果實球形,黃色或紫紅色,是常見水果。2.這種植物的果實。3.(Lǐ)姓。
【方】:1.正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正四邊形的六面體。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東方。雙方。4.辦法:千方百計。領導有方。5.地點;地區:前方。方言。6.治病的藥單:藥方。處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積一立方米:土方。8.數學上指自乘的積:乘方。9.副詞。正在;方才:方興未艾。如夢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響度級的單位。將聲音與一個1,000赫的純音試聽比較,當兩者響度被判斷為相同時,后者聲壓級的分貝數即被定為這個聲音響度級的方數。舊寫作?。11.?量詞。用于方形的東西:一方硯臺。兩方圖章。
【桂】:1.桂花樹,木犀的通稱。2.肉桂樹,常綠喬木。樹皮即桂皮或稱肉桂,有香味,可供藥用,又作調料。3.廣西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