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口吞聲的意思 杜口吞聲的讀音和出處
- 杜
- 口
- 吞
- 聲
- 成語名稱:
- 杜口吞聲
- 成語拼音:
- [dù kǒu tūn shēng]
- 成語解釋:
- 形容一句話也不說。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宦者傳 黃節》:“群公卿士杜口吞聲,莫敢有言。”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極度害怕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杜口吞聲
- 英文翻譯:
- To swallow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杜口吞聲”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D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形容 一句話
“杜口吞聲”的單字解釋
【杜】:1.杜梨樹,落葉喬木。果實叫杜梨,也叫棠梨。苗木常作梨樹的砧木。2.堵塞:以杜流弊。防微杜漸。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吞】:1.不嚼或不細嚼而咽入:吞吐。吞咽。吞噬。狼吞虎咽。氣吞山河。忍氣吞聲。2.兼并,侵占:吞沒(mò)。吞并。吞蝕。吞占。
【聲】:1.物體振動所發出的音響:鑼聲。大聲。2.說話;語言:不聲不響。呼聲。3.宣布;陳述:聲明。聲討。4.名譽:聲望。名聲。5.聲母:聲韻。雙聲。6.聲調:第一聲。去聲。7.量詞。用于聲音發出的次數:連喊三聲。
“杜口吞聲”的近義詞
“杜口吞聲”的相關成語
“杜口吞聲”的關聯成語
杜字的成語
口字的成語
吞字的成語
聲字的成語
杜開頭的成語
口開頭的成語
吞開頭的成語
聲開頭的成語
du的成語
kou的成語
tun的成語
sheng的成語
dkts的成語
杜口什么什么的成語
杜什么吞什么的成語
杜什么什么聲的成語
什么口吞什么的成語
什么口什么聲的成語
什么什么吞聲的成語
* 杜口吞聲的意思 杜口吞聲的成語解釋 杜口吞聲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