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約的讀音 條約的意思
條約 條約,是指確定締約方權利和義務關系的任何協議,它可以有不同的名稱。狹義上的條約則是指以條約為名稱的、有關政治、經濟、法律等重要問題的、有效期較長的國際協議。例如,1996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1967年《關于各國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在內外層空間活動的原則條約》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領事條約》等。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簽訂的,確定簽約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所擁有的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包括公約、協定、換文、聯合宣言、憲章等。由兩個國家簽訂的條約稱“雙邊條約”;三個或三個以上國家簽訂的條約稱“多邊條約”。條約一般具有時間性,如果期滿不再續簽即失效。
- 條
- 約
“條約”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iáo yuē]
- 漢字注音:
- ㄊㄧㄠˊ ㄩㄝ
- 簡繁字形:
- 條約
- 是否常用:
- 是
“條約”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條約 tiáoyuē
[treaty;pact] 由授權代表正式簽字、得到國家合法權威批準的在兩個或更多的政府當局(如國家或君主)之間簽署的契約
辭典解釋
條約 tiáo yuē ㄊㄧㄠˊ ㄩㄝ 約定的事項、規章。
《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傳中.南詔傳》:「詔殿中監段文楚為經略使,數改條約,眾不悅,以胡懷玉代之。」
《里語征實.卷中下》:「條約:昔箕子避地朝鮮,其國俗未有檢束之教,乃施八條之約,使人知禁,后條約始此。」
國家與國家間所締結的契約。
如:「中日甲午戰爭以后,訂立馬關條約。」
近義詞
公約,契約
網絡解釋
條約
條約,是指確定締約方權利和義務關系的任何協議,它可以有不同的名稱。狹義上的條約則是指以條約為名稱的、有關政治、經濟、法律等重要問題的、有效期較長的國際協議。例如,1996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1967年《關于各國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在內外層空間活動的原則條約》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領事條約》等。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簽訂的,確定簽約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所擁有的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包括公約、協定、換文、聯合宣言、憲章等。由兩個國家簽訂的條約稱“雙邊條約”;三個或三個以上國家簽訂的條約稱“多邊條約”。條約一般具有時間性,如果期滿不再續簽即失效。
“條約”的單字解釋
【條】:[tiáo]1.植物的細長枝:枝條。柳條兒。荊條。2.泛稱條形的東西:條子。面條兒。便(biàn)條兒。金條。鐵條。3.細長的形狀:條形。條紋。條案。條幾(jī)。條凳。條幅(直掛的長條字畫)。苗條。身條。4.項目,分項目的:條例。條令。條文。條陳(a.分條敘述;b.舊時向上級分條陳述的文件)。5.層次,秩序:條理。條貫。有條不紊。6.量詞。[tiāo]挑取:“蠶月條疊”。
【約】:[yuē]1.提出或商量(須要共同遵守的事):預約。約定。約期。約好五點鐘見面。2.邀請:特約。約請。約他來。3.約定的事;共同訂立、須要共同遵守的條文:踐約。條約。和約。有約在先。4.限制使不越出范圍;拘束:約束。制約。5.儉省:節約。儉約。6.簡單;簡要:由博返約。7.大概:大約。約計。約數。年約十七八。約有五十人。8.約分:5/10可以約成1/2。[yāo]用秤稱:約一斤肉。約一約有多重。
“條約”的近義詞
“條約”的相關成語
“條約”的相關詞語
“條約”造句
我國和俄羅斯締結了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條約。
新中國不承認帝國主義強加給清政府的不平等條約。
只有對我來說有用的條約才是有效的。
清政府同外國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
一條約定俗成的原則指出,防御者決不能讓敵人的任何空襲兵器在他的上空“自由飛翔”。
兩國簽訂了限制戰略武器條約。
在斗爭中,任何條約和協議對自己均無絲毫的約束力,可以撒彌天大謊,可以造謠中傷,甚至允許犯罪作惡。
然而,隨著里斯本條約生效,歐盟應該開始著手結束十年來的閉門思過局面,改變機構改革上的紙上談兵形勢。現在迫在眉睫的問題,是解決如何讓歐盟變得更好。
條約早該付之一炬那樣歐盟就能專心于一些迫在眉睫的問題,比如能源,氣候變化,移民,和俄羅斯的關系以及歐盟自身的擴張問題。
很多國家對這項條約都持肯定的態度。
* 條約的讀音是:tiáo yuē,條約的意思:條約 條約,是指確定締約方權利和義務關系的任何協議,它可以有不同的名稱。狹義上的條約則是指以條約為名稱的、有關政治、經濟、法律等重要問題的、有效期較長的國際協議。例如,1996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1967年《關于各國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在內外層空間活動的原則條約》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領事條約》等。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簽訂的,確定簽約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所擁有的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包括公約、協定、換文、聯合宣言、憲章等。由兩個國家簽訂的條約稱“雙邊條約”;三個或三個以上國家簽訂的條約稱“多邊條約”。條約一般具有時間性,如果期滿不再續簽即失效。
基本解釋
條約 tiáoyuē
[treaty;pact] 由授權代表正式簽字、得到國家合法權威批準的在兩個或更多的政府當局(如國家或君主)之間簽署的契約
辭典解釋
條約 tiáo yuē ㄊㄧㄠˊ ㄩㄝ約定的事項、規章。
《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傳中.南詔傳》:「詔殿中監段文楚為經略使,數改條約,眾不悅,以胡懷玉代之。」
《里語征實.卷中下》:「條約:昔箕子避地朝鮮,其國俗未有檢束之教,乃施八條之約,使人知禁,后條約始此。」
國家與國家間所締結的契約。
如:「中日甲午戰爭以后,訂立馬關條約。」
近義詞
公約,契約條約
條約,是指確定締約方權利和義務關系的任何協議,它可以有不同的名稱。狹義上的條約則是指以條約為名稱的、有關政治、經濟、法律等重要問題的、有效期較長的國際協議。例如,1996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1967年《關于各國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在內外層空間活動的原則條約》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領事條約》等。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簽訂的,確定簽約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所擁有的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包括公約、協定、換文、聯合宣言、憲章等。由兩個國家簽訂的條約稱“雙邊條約”;三個或三個以上國家簽訂的條約稱“多邊條約”。條約一般具有時間性,如果期滿不再續簽即失效。

【條】:[tiáo]1.植物的細長枝:枝條。柳條兒。荊條。2.泛稱條形的東西:條子。面條兒。便(biàn)條兒。金條。鐵條。3.細長的形狀:條形。條紋。條案。條幾(jī)。條凳。條幅(直掛的長條字畫)。苗條。身條。4.項目,分項目的:條例。條令。條文。條陳(a.分條敘述;b.舊時向上級分條陳述的文件)。5.層次,秩序:條理。條貫。有條不紊。6.量詞。[tiāo]挑取:“蠶月條疊”。
【約】:[yuē]1.提出或商量(須要共同遵守的事):預約。約定。約期。約好五點鐘見面。2.邀請:特約。約請。約他來。3.約定的事;共同訂立、須要共同遵守的條文:踐約。條約。和約。有約在先。4.限制使不越出范圍;拘束:約束。制約。5.儉省:節約。儉約。6.簡單;簡要:由博返約。7.大概:大約。約計。約數。年約十七八。約有五十人。8.約分:5/10可以約成1/2。[yāo]用秤稱:約一斤肉。約一約有多重。
我國和俄羅斯締結了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條約。
新中國不承認帝國主義強加給清政府的不平等條約。
只有對我來說有用的條約才是有效的。
清政府同外國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
一條約定俗成的原則指出,防御者決不能讓敵人的任何空襲兵器在他的上空“自由飛翔”。
兩國簽訂了限制戰略武器條約。
在斗爭中,任何條約和協議對自己均無絲毫的約束力,可以撒彌天大謊,可以造謠中傷,甚至允許犯罪作惡。
然而,隨著里斯本條約生效,歐盟應該開始著手結束十年來的閉門思過局面,改變機構改革上的紙上談兵形勢。現在迫在眉睫的問題,是解決如何讓歐盟變得更好。
條約早該付之一炬那樣歐盟就能專心于一些迫在眉睫的問題,比如能源,氣候變化,移民,和俄羅斯的關系以及歐盟自身的擴張問題。
很多國家對這項條約都持肯定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