杬怎么讀 杬的意思
“杬”字共有2個讀音:
[yuán]
[wán]

漢字 | 杬 |
---|---|
讀音 |
|
注音 | ㄩㄢˊ|ㄨㄢˊ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8 部外:4 |
異體字 | 芫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76C |
其它編碼 | 五筆:sfqn 倉頡:dmmu 鄭碼:fbrd 四角:41912 |
筆順編碼 | 12341135 |
筆順筆畫 | 一丨ノ丶一一ノフ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撇 點 橫 橫 撇 豎彎鉤 |
杬字的意思
杬字的基本解釋
杬字的詳細解釋
杬字的辭典解釋
杬ㄩㄢˊyuán名
植物名。一種樹木。皮厚,味苦澀,其皮所煎煮出來的汁液,可以用來腌制果實。《文選·左思·吳都賦》:「(木則)?綿杬燉櫨,文欀楨橿。」李善注引劉逵曰:「杬,大樹也。其皮厚,味近苦澀,剝干之,正赤,煎訖以藏眾果,使不爛敗,以增其味。」
杬ㄨㄢˋwàn動按摩。《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镵石撟引,案杬毒熨。」唐·司馬貞·索隱:「杬謂按摩而玩弄身體使調也。」
康熙字典解釋
杬【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愚袁切《集韻》遇袁切,??音元。《玉篇》木名。《左思·吳都賦》綿杬杶櫨。《李善註》杬,大樹也,皮厚,味近苦澀,剝乾之,皮正赤,煎汁以藏衆果,使不敗壞,豫章有之。
又《爾雅·釋木》杬,魚毒。《註》本作杭。《郭疏》與李註同。《正字通》引《容齋隨筆》改入杬字,今從之。
又五患切,音玩。《史記·扁鵲傳》鑱石撟引,案杬毒熨。《索隱》杬謂按摩而玩弄身體使調也。
又《集韻》虞怨切,音願。椹也。
又《集韻》吾官切,音岏。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芫【卷一】【艸部】
魚毒也。從艸元聲。愚袁切
說文解字注
(芫)魚毒也。爾雅釋木。杬、魚毒。郭云。大木。皮厚。汁赤。堪藏卵果。顏師古注急就篇芫華曰。景純所說。乃左思吳都賦所謂緜杬杶櫨者耳。非魚毒也。芫草一名魚毒。煑之以投水中。魚則死而浮出。故以爲名。其華可以爲藥。芫字或作杬。玉裁按。爾雅杬字本或作芫。入於釋木。本艸及許君皆入艸部。從艸。元聲。愚袁切。十四部。
杬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杬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