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尾芭蕉的讀音 松尾芭蕉的意思
松尾芭蕉 (日本俳句家)松尾芭蕉(生于寛永21年(1644年),卒于元祿7年10月12日(1694年11月28日)),是江戶時代前期的一位俳諧師的署名。 他公認的功績是把俳句形式推向頂峰,但是在他生活的時代,芭蕉以作為俳諧連歌(由一組詩人創作的半喜劇鏈接詩)詩人而著稱。(在19世紀,連歌的開始一節(稱為和歌)發展成獨立的詩體,稱為俳諧。明治時代的詩人正岡子規首先稱其為俳句)。
- 松
- 尾
- 芭
- 蕉
“松尾芭蕉”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ōng wěi bā jiāo]
- 漢字注音:
- ㄙㄨㄥ ㄨㄟˇ ㄅㄚ ㄐㄧㄠ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松尾芭蕉”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松尾芭蕉 sōng wěi bā jiāo ㄙㄨㄥ ㄨㄟˇ ㄅㄚ ㄐㄧㄠ 人名。(西元1644~1694)?名宗房,號桃青,日本江戶初期最著名的俳句詩人,有「俳圣」之稱。曾游歷各地,留下許多名句與紀行文。著有《俳諧七部集》、《野曬紀行》、《笈小文》、《更科紀行》、《奧之細道》等。
德語 Matsuo Basho (Eig, Pers, 1644 - 1694)?
網絡解釋
松尾芭蕉 (日本俳句家)
松尾芭蕉(生于寛永21年(1644年),卒于元祿7年10月12日(1694年11月28日)),是江戶時代前期的一位俳諧師的署名。
他公認的功績是把俳句形式推向頂峰,但是在他生活的時代,芭蕉以作為俳諧連歌(由一組詩人創作的半喜劇鏈接詩)詩人而著稱。(在19世紀,連歌的開始一節(稱為和歌)發展成獨立的詩體,稱為俳諧。明治時代的詩人正岡子規首先稱其為俳句)。
“松尾芭蕉”的單字解釋
【松】:1.常綠喬木。有多種,樹皮多呈鱗狀塊片開裂,葉針形成束,球果有木質鱗片。是重要的用材及采松脂樹種。2.不緊密;不堅實:捆得太松。松軟。3.放開;使松:松手。松腰帶。4.不緊張;不嚴格:松弛。松懈。5.用瘦肉、魚等做成的茸毛狀或碎末狀食品:肉松。6.經濟較寬裕:近兩個月我手頭兒松了一些。
【尾】:[wěi]1.尾巴。2.事物的末端:隊尾。尾聲。3.跟在后面:尾隨。4.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尚未了結的事情:尾數。掃尾工作。5.量詞。用于魚:一尾魚。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yǐ]1.馬尾(wěi)上的長毛:馬尾羅。2.蟋蟀等尾(wěi)部的針狀物:三尾兒。
【芭】: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
【蕉】:1.芭蕉。2.香蕉。
“松尾芭蕉”的相關詞語
* 松尾芭蕉的讀音是:sōng wěi bā jiāo,松尾芭蕉的意思:松尾芭蕉 (日本俳句家)松尾芭蕉(生于寛永21年(1644年),卒于元祿7年10月12日(1694年11月28日)),是江戶時代前期的一位俳諧師的署名。 他公認的功績是把俳句形式推向頂峰,但是在他生活的時代,芭蕉以作為俳諧連歌(由一組詩人創作的半喜劇鏈接詩)詩人而著稱。(在19世紀,連歌的開始一節(稱為和歌)發展成獨立的詩體,稱為俳諧。明治時代的詩人正岡子規首先稱其為俳句)。
辭典解釋
松尾芭蕉 sōng wěi bā jiāo ㄙㄨㄥ ㄨㄟˇ ㄅㄚ ㄐㄧㄠ人名。(西元1644~1694)?名宗房,號桃青,日本江戶初期最著名的俳句詩人,有「俳圣」之稱。曾游歷各地,留下許多名句與紀行文。著有《俳諧七部集》、《野曬紀行》、《笈小文》、《更科紀行》、《奧之細道》等。
德語 Matsuo Basho (Eig, Pers, 1644 - 1694)?
松尾芭蕉 (日本俳句家)
松尾芭蕉(生于寛永21年(1644年),卒于元祿7年10月12日(1694年11月28日)),是江戶時代前期的一位俳諧師的署名。他公認的功績是把俳句形式推向頂峰,但是在他生活的時代,芭蕉以作為俳諧連歌(由一組詩人創作的半喜劇鏈接詩)詩人而著稱。(在19世紀,連歌的開始一節(稱為和歌)發展成獨立的詩體,稱為俳諧。明治時代的詩人正岡子規首先稱其為俳句)。
【松】:1.常綠喬木。有多種,樹皮多呈鱗狀塊片開裂,葉針形成束,球果有木質鱗片。是重要的用材及采松脂樹種。2.不緊密;不堅實:捆得太松。松軟。3.放開;使松:松手。松腰帶。4.不緊張;不嚴格:松弛。松懈。5.用瘦肉、魚等做成的茸毛狀或碎末狀食品:肉松。6.經濟較寬裕:近兩個月我手頭兒松了一些。
【尾】:[wěi]1.尾巴。2.事物的末端:隊尾。尾聲。3.跟在后面:尾隨。4.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尚未了結的事情:尾數。掃尾工作。5.量詞。用于魚:一尾魚。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yǐ]1.馬尾(wěi)上的長毛:馬尾羅。2.蟋蟀等尾(wěi)部的針狀物:三尾兒。
【芭】: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
【蕉】:1.芭蕉。2.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