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讀音 柳永的意思
柳永 (北宋著名詞人)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沉醉于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余杭縣令、曉峰鹽堿、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于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 柳
- 永
“柳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iǔ yǒng]
- 漢字注音:
- ㄌㄧㄨˇ ㄩㄥ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柳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柳永 Liǔ Yǒng
[Liu Yong] (約987—約1053),字耆卿,原名三變,宋朝崇安(現在福建省崇安縣)人,著名詞人
辭典解釋
柳永 liǔ yǒng ㄌㄧㄡˇ ㄩㄥˇ 人名。生卒年不詳。福建崇安人。初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也稱為「柳七」。宋代詞家。官至屯田員外郎,世號柳屯田。其詞風旖旎平易,語言通俗,情感率真,多為歌詠太平盛世尋歡作樂的作品。著有《樂章集》。
英語 Liu Yong (987-1053)?, Song poet
德語 Liu Yong (Eig, Pers, 987 - 1053)?
法語 Liu Yong
網絡解釋
柳永 (北宋著名詞人)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沉醉于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余杭縣令、曉峰鹽堿、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于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柳永”的單字解釋
【柳】:1.落葉喬木或灌木。種類很多。有垂柳、旱柳、杞柳等。葉狹長,種子有毛。枝條柔韌,可供編織。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永】:1.水長:江之永矣。2.副詞。久遠;永遠:永不掉隊。
“柳永”的相關詞語
“柳永”造句
柳永詞中曉風殘月的意境很美。
柳永的干謁之作,也因為鮮活的都市敘述不脛而走,由官府到市井,遠播邊陲和異國。
柳永有時還為自己飄流不定,違背了比翼雙飛的誓言而感到悔恨交加。
在柳永的推動下,當時慢詞之風盛行,小山卻醉心于令詞的創作,且取得了最高的成就。
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并在多方面取得開創性成就的詞人.
柳永是中國詞史上第一位專業詞人,第一位大量創作慢詞長調的詞人,第一位俚俗詞派的代表詞人。
而悲秋題材與云雨意象都是戰國時代宋玉所奠定,且柳永常常以宋玉自況,集中多次出現“宋玉”字眼。
這體現了柳永對發展詞樂和推進詞律的貢獻。
希望能夠了解在秦樓楚館調笑嬉戲以外的,柳永熱烈率真卻又獨自吞下傷心淚水、整理行囊趕路的失意文人寂寞詞心。
金、元二代,柳永詞通過選本的傳播由彰顯歸于消歇,士人對柳永詞的接受也呈現出潛隱狀態。
* 柳永的讀音是:liǔ yǒng,柳永的意思:柳永 (北宋著名詞人)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沉醉于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余杭縣令、曉峰鹽堿、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于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基本解釋
柳永 Liǔ Yǒng
[Liu Yong] (約987—約1053),字耆卿,原名三變,宋朝崇安(現在福建省崇安縣)人,著名詞人
辭典解釋
柳永 liǔ yǒng ㄌㄧㄡˇ ㄩㄥˇ人名。生卒年不詳。福建崇安人。初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也稱為「柳七」。宋代詞家。官至屯田員外郎,世號柳屯田。其詞風旖旎平易,語言通俗,情感率真,多為歌詠太平盛世尋歡作樂的作品。著有《樂章集》。
英語 Liu Yong (987-1053)?, Song poet
德語 Liu Yong (Eig, Pers, 987 - 1053)?
法語 Liu Yong
柳永 (北宋著名詞人)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沉醉于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余杭縣令、曉峰鹽堿、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于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柳】:1.落葉喬木或灌木。種類很多。有垂柳、旱柳、杞柳等。葉狹長,種子有毛。枝條柔韌,可供編織。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永】:1.水長:江之永矣。2.副詞。久遠;永遠:永不掉隊。
柳永詞中曉風殘月的意境很美。
柳永的干謁之作,也因為鮮活的都市敘述不脛而走,由官府到市井,遠播邊陲和異國。
柳永有時還為自己飄流不定,違背了比翼雙飛的誓言而感到悔恨交加。
在柳永的推動下,當時慢詞之風盛行,小山卻醉心于令詞的創作,且取得了最高的成就。
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并在多方面取得開創性成就的詞人.
柳永是中國詞史上第一位專業詞人,第一位大量創作慢詞長調的詞人,第一位俚俗詞派的代表詞人。
而悲秋題材與云雨意象都是戰國時代宋玉所奠定,且柳永常常以宋玉自況,集中多次出現“宋玉”字眼。
這體現了柳永對發展詞樂和推進詞律的貢獻。
希望能夠了解在秦樓楚館調笑嬉戲以外的,柳永熱烈率真卻又獨自吞下傷心淚水、整理行囊趕路的失意文人寂寞詞心。
金、元二代,柳永詞通過選本的傳播由彰顯歸于消歇,士人對柳永詞的接受也呈現出潛隱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