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的讀音 桂枝的意思
桂枝 (樟目樟科植物)桂枝,別名:柳桂(學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l)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葉,曬干,或切片曬干,本品呈長圓柱形,多分枝,長30~75cm,粗端直徑0.3~1cm。表面紅棕色至棕色,有縱棱線、細皺紋及小疙瘩狀的葉痕、枝痕、芽痕,皮孔點狀。質硬而脆,易折斷。切片厚2~4mm,斷面皮部紅棕色,木部黃白色至淺黃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異香氣,味甜、微辛,皮部味較濃。 主產于廣西、廣東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曬干或陰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
- 桂
- 枝
“桂枝”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uì zhī]
- 漢字注音:
- ㄍㄨㄟˋ ㄓ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桂枝”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傳說月中有桂樹,因以“桂枝”指月。“桂林一枝”的省言。喻登科及第。古代婦女首飾步搖上的飾物。中藥名。即肉桂。可作中藥。辭典解釋
桂枝 guì zhī ㄍㄨㄟˋ ㄓ 桂木的樹枝。
《文選.劉安.招隱士》:「蝯狖群嘯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牡桂的枝,可入藥。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四.木部.桂》。
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用桂枝指月。
唐.太宗〈遼城望月〉詩:「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彩缺。」
英語 cinnamon (Ramulus Cinnamomi)?
法語 cannelle, ramulus cinnamomi
網絡解釋
桂枝 (樟目樟科植物)
桂枝,別名:柳桂(學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l)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葉,曬干,或切片曬干,本品呈長圓柱形,多分枝,長30~75cm,粗端直徑0.3~1cm。表面紅棕色至棕色,有縱棱線、細皺紋及小疙瘩狀的葉痕、枝痕、芽痕,皮孔點狀。質硬而脆,易折斷。切片厚2~4mm,斷面皮部紅棕色,木部黃白色至淺黃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異香氣,味甜、微辛,皮部味較濃。
主產于廣西、廣東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曬干或陰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
“桂枝”的單字解釋
【桂】:1.桂花樹,木犀的通稱。2.肉桂樹,常綠喬木。樹皮即桂皮或稱肉桂,有香味,可供藥用,又作調料。3.廣西的別稱。
“桂枝”的相關成語
“桂枝”的相關詞語
* 桂枝的讀音是:guì zhī,桂枝的意思:桂枝 (樟目樟科植物)桂枝,別名:柳桂(學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l)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葉,曬干,或切片曬干,本品呈長圓柱形,多分枝,長30~75cm,粗端直徑0.3~1cm。表面紅棕色至棕色,有縱棱線、細皺紋及小疙瘩狀的葉痕、枝痕、芽痕,皮孔點狀。質硬而脆,易折斷。切片厚2~4mm,斷面皮部紅棕色,木部黃白色至淺黃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異香氣,味甜、微辛,皮部味較濃。 主產于廣西、廣東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曬干或陰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
基本解釋
傳說月中有桂樹,因以“桂枝”指月。“桂林一枝”的省言。喻登科及第。古代婦女首飾步搖上的飾物。中藥名。即肉桂。可作中藥。辭典解釋
桂枝 guì zhī ㄍㄨㄟˋ ㄓ桂木的樹枝。
《文選.劉安.招隱士》:「蝯狖群嘯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牡桂的枝,可入藥。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四.木部.桂》。
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用桂枝指月。
唐.太宗〈遼城望月〉詩:「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彩缺。」
英語 cinnamon (Ramulus Cinnamomi)?
法語 cannelle, ramulus cinnamomi
桂枝 (樟目樟科植物)
桂枝,別名:柳桂(學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l)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葉,曬干,或切片曬干,本品呈長圓柱形,多分枝,長30~75cm,粗端直徑0.3~1cm。表面紅棕色至棕色,有縱棱線、細皺紋及小疙瘩狀的葉痕、枝痕、芽痕,皮孔點狀。質硬而脆,易折斷。切片厚2~4mm,斷面皮部紅棕色,木部黃白色至淺黃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異香氣,味甜、微辛,皮部味較濃。主產于廣西、廣東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曬干或陰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
【桂】:1.桂花樹,木犀的通稱。2.肉桂樹,常綠喬木。樹皮即桂皮或稱肉桂,有香味,可供藥用,又作調料。3.廣西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