桄子的讀音 桄子的意思
竹木制成的繞線器具。
- 桄
- 子
“桄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uàng zǐ]
- 漢字注音:
- ㄍㄨㄤˋ ㄗ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桄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竹木制成的繞線器具。辭典解釋
桄子 guàng zi ㄍㄨㄤˋ ˙ㄗ 竹木制成用來繞線的器具。
網絡解釋
“桄子”的單字解釋
【桄】:[guàng]1.桄子,繞線的器具。2.量詞。一束線叫一桄。[guāng]〔桄榔〕也叫砂糖椰子。常綠大喬木。羽狀復葉叢生于干端。花序的汁可制糖,莖髓可制淀粉,葉柄的纖維可制繩。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桄子”的相關詞語
“桄子”造句
為防止毛線纏在一起,媽媽要我幫她把線纏到線桄子上。
2年前,吉林永吉縣北大湖鎮桄子溝村村民張有波在《停耕還林保證書》上簽下名字。
翻牛槽、翻桄子、翻繩、翻線、攀撐子。
因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
家住永吉縣北大湖鎮桄子溝村9社的村婦薄某患有精神疾病,長期以來病情不見好轉,并因此喪失了勞動能力。
演出時,他一手拿“桄桄子”,一手拿鼓棒,鳴鑼敲鼓,全神貫注地盯著舞臺上演員的一舉一動,掌握著整個戲的節奏。
陜甘一帶古為秦地,故稱秦腔,俗稱“亂彈”“桄桄子”,在明朝之前已經形成。
客廳里李月楓的良心自我糾結了一會兒,腦子一轉就翻了桄子。
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
* 桄子的讀音是:guàng zǐ,桄子的意思:竹木制成的繞線器具。
基本解釋
竹木制成的繞線器具。辭典解釋
桄子 guàng zi ㄍㄨㄤˋ ˙ㄗ竹木制成用來繞線的器具。
【桄】:[guàng]1.桄子,繞線的器具。2.量詞。一束線叫一桄。[guāng]〔桄榔〕也叫砂糖椰子。常綠大喬木。羽狀復葉叢生于干端。花序的汁可制糖,莖髓可制淀粉,葉柄的纖維可制繩。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為防止毛線纏在一起,媽媽要我幫她把線纏到線桄子上。
2年前,吉林永吉縣北大湖鎮桄子溝村村民張有波在《停耕還林保證書》上簽下名字。
翻牛槽、翻桄子、翻繩、翻線、攀撐子。
因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
家住永吉縣北大湖鎮桄子溝村9社的村婦薄某患有精神疾病,長期以來病情不見好轉,并因此喪失了勞動能力。
演出時,他一手拿“桄桄子”,一手拿鼓棒,鳴鑼敲鼓,全神貫注地盯著舞臺上演員的一舉一動,掌握著整個戲的節奏。
陜甘一帶古為秦地,故稱秦腔,俗稱“亂彈”“桄桄子”,在明朝之前已經形成。
客廳里李月楓的良心自我糾結了一會兒,腦子一轉就翻了桄子。
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