楨怎么讀 楨的意思

漢字 | 楨 |
---|---|
讀音 |
|
注音 | ㄓㄣ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0 部外:6 |
異體字 | 楨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繁體字形 | 楨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862 |
其它編碼 | 五筆:shmy 倉頡:dybo 鄭碼:filo 四角:41982 |
筆順編碼 | 1234212534 |
筆順筆畫 | 一丨ノ丶丨一丨フノ丶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撇 點 豎 橫 豎 橫折 撇 點 |
楨字的意思
1.堅硬的木頭。
2.古代打土墻時所立的木柱。
楨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楨
(楨)
zhēn ㄓㄣˉ
堅硬的木頭。古代打土墻時所立的木柱,泛指支柱:楨干(gàn )(喻能勝重任的人)。古書上指女貞樹。英語 hardwood; supports, posts
德語 Hartholz (S)?,früher beim Bau einer Mauer eingesetzte Grenzpfeiler
法語 arbuste à feuilles persistantes
楨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楨
楨 zhēn
〈名〉
(1) (形聲。從木,貞聲。本義:木名,即女貞)
(2) 同本義 [hardwood]
楨,剛木也。——《說文》
文欀楨橿。——左思《吳都賦》。注:“楨、橿,二木名。”
又東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楨木。——《山海經》
(3) 古代筑墻時豎立在兩端的木柱 [terminal posts used in building a wall in ancient times]
楨,干也。——《爾雅》。舍人注:“楨,正也。筑墻所立兩木也。”按,植于兩端者曰楨,植于兩邊者曰干。
維周之楨。——《詩·大雅·文王》
(4) 又如:楨干
(5) 支柱,主干 [mainstay;pillar]
峙乃楨干。——《書·費誓》傳:“題曰楨。”
(6) 又如:楨臣(棟梁之臣);楨材(干才);楨固(支柱;骨干)
楨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楨【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陟盈切《集韻》《韻會》知盈切《正韻》諸成切,??音貞。《說文》剛木也。《山海經》太山之上多楨木。《郭註》女楨也。冬不凋。
又楨榦,築牆所立兩木也。《書·費誓》峙乃楨榦。《孔傳》題曰楨,旁曰榦。楨當牆兩端者也,榦在牆兩邊者也。
又楨林,縣名。《前漢·地理志》屬上郡。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楨【卷六】【木部】
剛木也。從木貞聲。上郡有楨林縣。陟盈切
說文解字注
(楨)剛木也。此謂木之剛者曰楨。非謂木名也。吳都賦之楨廣韻之女楨、則爲木名。從木。貞聲。陟盈切。十一部。上郡有楨林縣。地理、郡國二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