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斷的讀音 檢斷的意思
檢斷 檢斷 jiǎn duàn 宋代司法審訊程序之一。即對囚犯加以檢察斷放或斷遣。宋·范仲淹《奏乞于陜西河東沿邊行贖法》:“稍通刑名義理,即放歸本縣充法司,候三周年,檢斷無失者,與轉一資。”
- 檢
- 斷
“檢斷”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ǎn duàn]
- 漢字注音:
- ㄐㄧㄢˇ ㄉㄨㄢˋ
- 簡繁字形:
- 檢斷
- 是否常用:
- 否
“檢斷”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宋代司法審訊程序之一。即對囚犯加以檢察斷放或斷遣。
網絡解釋
檢斷
檢斷
jiǎn duàn
宋代司法審訊程序之一。即對囚犯加以檢察斷放或斷遣。宋·范仲淹《奏乞于陜西河東沿邊行贖法》:“稍通刑名義理,即放歸本縣充法司,候三周年,檢斷無失者,與轉一資。”
“檢斷”的單字解釋
【檢】:1.查:檢驗。檢閱。體檢。檢字表。2.約束;檢點:行為不檢。言語失檢。3.同“撿”。4.姓。
【斷】:1.(長形的東西)分成兩段或幾段:砍斷。割斷。繩子斷了。2.斷絕;隔絕:斷水。斷電。斷奶。斷了關系。音訊斷了。3.間斷:她每天都來給老人洗衣、做飯,從沒有斷過。4.攔截:把對方的球斷了下來。5.戒除(煙酒):斷煙。斷酒。6.姓。7.判斷;決定:斷語。診斷。獨斷專行。這個案子斷得公道。8.絕對;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斷無此理。斷不能信。
“檢斷”的相關詞語
* 檢斷的讀音是:jiǎn duàn,檢斷的意思:檢斷 檢斷 jiǎn duàn 宋代司法審訊程序之一。即對囚犯加以檢察斷放或斷遣。宋·范仲淹《奏乞于陜西河東沿邊行贖法》:“稍通刑名義理,即放歸本縣充法司,候三周年,檢斷無失者,與轉一資。”
基本解釋
宋代司法審訊程序之一。即對囚犯加以檢察斷放或斷遣。檢斷
檢斷jiǎn duàn
宋代司法審訊程序之一。即對囚犯加以檢察斷放或斷遣。宋·范仲淹《奏乞于陜西河東沿邊行贖法》:“稍通刑名義理,即放歸本縣充法司,候三周年,檢斷無失者,與轉一資。”
【檢】:1.查:檢驗。檢閱。體檢。檢字表。2.約束;檢點:行為不檢。言語失檢。3.同“撿”。4.姓。
【斷】:1.(長形的東西)分成兩段或幾段:砍斷。割斷。繩子斷了。2.斷絕;隔絕:斷水。斷電。斷奶。斷了關系。音訊斷了。3.間斷:她每天都來給老人洗衣、做飯,從沒有斷過。4.攔截:把對方的球斷了下來。5.戒除(煙酒):斷煙。斷酒。6.姓。7.判斷;決定:斷語。診斷。獨斷專行。這個案子斷得公道。8.絕對;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斷無此理。斷不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