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面的讀音 棒子面的意思
棒子面 棒子面即玉米面,在原來以粗糧為主的年代,這是人們的主食,現在成為人們改善口味的食品之一。玉米面含有豐富的營養素,是世界公認的“黃金作物”。本詞條對棒子面的基本信息進行了介紹,還列舉了曾使用這一詞匯的文學作品,并詳細介紹了棒子面所蘊含的營養價值,最后,詞條列舉了棒子面的多種做法與吃法。
- 棒
- 子
- 面
“棒子面”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àng zi miàn]
- 漢字注音:
- ㄅㄤˋ ㄗ ㄇㄧㄢˋ
- 簡繁字形:
- 棒子麵
- 是否常用:
- 是
“棒子面”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棒子面 bàngzimiàn
[cornmeal;corn flour] 〈方〉∶玉米面
辭典解釋
棒子面 bàng zi miàn ㄅㄤˋ ˙ㄗ ㄇㄧㄢˋ 用玉蜀黍磨成的面粉。
也稱為「玉米面」。
英語 maize cornflour, corn mush, polenta
網絡解釋
棒子面
棒子面即玉米面,在原來以粗糧為主的年代,這是人們的主食,現在成為人們改善口味的食品之一。玉米面含有豐富的營養素,是世界公認的“黃金作物”。本詞條對棒子面的基本信息進行了介紹,還列舉了曾使用這一詞匯的文學作品,并詳細介紹了棒子面所蘊含的營養價值,最后,詞條列舉了棒子面的多種做法與吃法。
“棒子面”的單字解釋
【棒】:1.棍子:木棒。炭精棒。2.(體力或能力)強;(水平)高;(成績)好:棒小伙子。字寫得真棒。功課棒。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面】:1.頭的前部;臉:面孔。面帶微笑。2.向著;朝著:背山面水。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體的表面,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面。地面。路面。圓桌面兒。面兒磨得很光。4.當面:面談。面洽。面交。5.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品的正面:鞋面兒。這塊布做里兒,那塊布做面兒。6.幾何學上指一條線移動所構成的圖形,有長有寬,沒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詞后綴: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鏡子。兩面旗子。b)用于會見的次數:見過一面。10.姓。11.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藥面兒。胡椒面兒。13.面條:掛面。切面。湯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面倭瓜。煮的紅薯很面。這個瓜是脆的,那個瓜是面的。
“棒子面”的相關詞語
“棒子面”造句
“還強化治安、革新生活,大街上連棒子面都買不到,又苦又澀的雜和面都漲錢了。
每天上學帶的中午飯是兩個棒子面貼餅子和一點咸菜。
就欠讓你成天介吃棒子面糊兒糊兒,頂多白饒你一碗涼白開遛遛縫兒。
在巴結羨慕他的窮棒子面前,他趾高氣揚,人五人六。
就是開水煮棒子面疙瘩,放點咸淡,吃起來有稀有干,又經餓,又暖和。
Vita稍有改良的就是用棒子面兒代替了薄面,這樣一來,餅皮口感更佳,因此他家的白披薩才成為諸多食客的最愛。
輪到孫旭東領窩頭時,他發現排在另一摞的奴隸們領的是白面窩頭,而他們這一摞領的卻是摻有棒子面的黑窩頭。
媽媽將孩子們帶回家的榆枝上的榆錢兒擼下來,用水洗凈,摻在棒子面中貼餑餑。
* 棒子面的讀音是:bàng zi miàn,棒子面的意思:棒子面 棒子面即玉米面,在原來以粗糧為主的年代,這是人們的主食,現在成為人們改善口味的食品之一。玉米面含有豐富的營養素,是世界公認的“黃金作物”。本詞條對棒子面的基本信息進行了介紹,還列舉了曾使用這一詞匯的文學作品,并詳細介紹了棒子面所蘊含的營養價值,最后,詞條列舉了棒子面的多種做法與吃法。
基本解釋
棒子面 bàngzimiàn
[cornmeal;corn flour] 〈方〉∶玉米面
辭典解釋
棒子面 bàng zi miàn ㄅㄤˋ ˙ㄗ ㄇㄧㄢˋ用玉蜀黍磨成的面粉。
也稱為「玉米面」。
英語 maize cornflour, corn mush, polenta
棒子面
棒子面即玉米面,在原來以粗糧為主的年代,這是人們的主食,現在成為人們改善口味的食品之一。玉米面含有豐富的營養素,是世界公認的“黃金作物”。本詞條對棒子面的基本信息進行了介紹,還列舉了曾使用這一詞匯的文學作品,并詳細介紹了棒子面所蘊含的營養價值,最后,詞條列舉了棒子面的多種做法與吃法。
【棒】:1.棍子:木棒。炭精棒。2.(體力或能力)強;(水平)高;(成績)好:棒小伙子。字寫得真棒。功課棒。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面】:1.頭的前部;臉:面孔。面帶微笑。2.向著;朝著:背山面水。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體的表面,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面。地面。路面。圓桌面兒。面兒磨得很光。4.當面:面談。面洽。面交。5.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品的正面:鞋面兒。這塊布做里兒,那塊布做面兒。6.幾何學上指一條線移動所構成的圖形,有長有寬,沒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詞后綴: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鏡子。兩面旗子。b)用于會見的次數:見過一面。10.姓。11.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藥面兒。胡椒面兒。13.面條:掛面。切面。湯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面倭瓜。煮的紅薯很面。這個瓜是脆的,那個瓜是面的。
“還強化治安、革新生活,大街上連棒子面都買不到,又苦又澀的雜和面都漲錢了。
每天上學帶的中午飯是兩個棒子面貼餅子和一點咸菜。
就欠讓你成天介吃棒子面糊兒糊兒,頂多白饒你一碗涼白開遛遛縫兒。
在巴結羨慕他的窮棒子面前,他趾高氣揚,人五人六。
就是開水煮棒子面疙瘩,放點咸淡,吃起來有稀有干,又經餓,又暖和。
Vita稍有改良的就是用棒子面兒代替了薄面,這樣一來,餅皮口感更佳,因此他家的白披薩才成為諸多食客的最愛。
輪到孫旭東領窩頭時,他發現排在另一摞的奴隸們領的是白面窩頭,而他們這一摞領的卻是摻有棒子面的黑窩頭。
媽媽將孩子們帶回家的榆枝上的榆錢兒擼下來,用水洗凈,摻在棒子面中貼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