椐怎么讀 椐的意思

漢字 | 椐 |
---|---|
讀音 |
|
注音 | ㄐㄩ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8 |
異體字 | 櫸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910 |
其它編碼 | 五筆:sndg 倉頡:dsjr 鄭碼:fxej 四角:47964 |
筆順編碼 | 123451312251 |
筆順筆畫 | 一丨ノ丶フ一ノ一丨丨フ一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撇 點 橫折 橫 撇 橫 豎 豎 橫折 橫 |
椐字的意思
古書上說的一種小樹。即靈壽木。多腫節,古時以為手杖。
椐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椐
jū ㄐㄩˉ
〔椐椐〕相繼的樣子,如“椐椐強強”。古書上說的一種小樹,有腫節,可以做手杖。法語 orme du Japon,Zelkova acuminata,Planera acuminata
椐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椐 jū
〈名〉
(1) 木名,即靈壽木 [small tree with branches that can be used in making walking sticks]。樹小,多腫節,古時以為手杖
椐,樻也。從木,居聲。——《說文》
其檉其椐。——《詩·大雅·皇矣》
虢山,其下多桐椐。——《山海經·北山經》。注:“樻木腫節,中杖。”
椐,木名。腫節,可為杖。——《集韻》
(2) 籬笆 [fence]
籬,…離也,青徐曰椐。——《釋名》
椐字的辭典解釋
一種古書上記載的樹。多枝節,可作拐杖。《集韻·上聲·語韻》:「椐,木名。腫節可為杖。」《詩經·大雅·皇矣》:「啟之辟之,其檉其椐。」也稱為「靈壽木」。
康熙字典解釋
椐【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音居。《說文》樻也。《爾雅·釋木》椐,樻。《註》腫節可以爲杖。《草木疏》節中腫,可作杖以扶老,今靈壽是也。人以爲馬鞭,弘農共北山甚有之。
又《釋名》疎籬,靑、徐曰椐。椐,居也,居于中也。
又《唐韻》去魚切《集韻》丘於切,??音墟。義同。
又《集韻》居御切,音據。《詩·大雅》啓之辟之,其檉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椐【卷六】【木部】
樻也。從木居聲。九魚切
說文解字注
(椐)樻也。大雅。其檉其椐。釋木、毛傳皆云。椐、樻也。陸機云。節中腫。似扶老。卽今靈壽是也。今人以爲馬鞭及杖。郭云。腫節。可以爲杖。按杖以木者曰靈壽。亦曰扶老。漢書孔光傳。賜靈壽杖。孟康曰。扶老杖也。服?曰。靈壽、木名。郭注山海經亦云。靈壽、木名。似竹。有枝節。常璩云。胊忍縣有靈壽木。劉逵云。靈壽木出涪陵。楊雄作靈節銘。皆是也。以竹者名扶老杖。中山經其上多扶竹。郭云。卭竹也。高節實中。中杖。名之扶老竹。漢書之卭竹杖。王逸少以卭竹杖分贈老友。皆是也。靈壽木與卭竹皆以節勝。陸氏云。椐卽靈壽。然椐與靈壽俱見山海經。郭不云一物。若陶潛云。策扶老以流憩。則又未識其爲椐與??壽也。從木。居聲。九魚切。五部。按郭音袪。字林紀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