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吳的讀音 楊吳的意思
楊吳 吳國(902年-937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政權之一。為楊行密所建,又稱“楊吳”,亦稱“南吳,弘農,淮南”。 919年(唐天祐十六年),獨立建國,改元建制,但統治者并未稱帝,僅稱吳王。927年(吳順義七年),楊溥稱帝。937年(吳天祚三年),吳帝楊溥禪位于徐知誥,吳國滅亡,歷4主,立國35年。
- 楊
- 吳
“楊吳”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áng wú]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楊吳
- 是否常用:
- 否
“楊吳”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五代十國的吳國。因其建立者為楊行密,故稱。
網絡解釋
楊吳
吳國(902年-937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政權之一。為楊行密所建,又稱“楊吳”,亦稱“南吳,弘農,淮南”。
919年(唐天祐十六年),獨立建國,改元建制,但統治者并未稱帝,僅稱吳王。927年(吳順義七年),楊溥稱帝。937年(吳天祚三年),吳帝楊溥禪位于徐知誥,吳國滅亡,歷4主,立國35年。
“楊吳”的單字解釋
【楊】:1.楊柳科楊屬喬木的統稱。與柳相似,枝條上挺,種子有白絮。種類很多,有銀白楊﹑毛白楊等。《易·大過》:“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清陳夢雷《松樹為風雨所拔嘆》詩:“歲寒老樹尚如此,何況朽木與枯楊。”2.楊桃的省稱。3.戰國時代楊朱及其學派的簡稱。《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4.姓。如漢代有楊震。
【吳】:同“吳”。
“楊吳”的相關詞語
* 楊吳的讀音是:yáng wú,楊吳的意思:楊吳 吳國(902年-937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政權之一。為楊行密所建,又稱“楊吳”,亦稱“南吳,弘農,淮南”。 919年(唐天祐十六年),獨立建國,改元建制,但統治者并未稱帝,僅稱吳王。927年(吳順義七年),楊溥稱帝。937年(吳天祚三年),吳帝楊溥禪位于徐知誥,吳國滅亡,歷4主,立國35年。
基本解釋
五代十國的吳國。因其建立者為楊行密,故稱。楊吳
吳國(902年-937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政權之一。為楊行密所建,又稱“楊吳”,亦稱“南吳,弘農,淮南”。919年(唐天祐十六年),獨立建國,改元建制,但統治者并未稱帝,僅稱吳王。927年(吳順義七年),楊溥稱帝。937年(吳天祚三年),吳帝楊溥禪位于徐知誥,吳國滅亡,歷4主,立國35年。
【楊】:1.楊柳科楊屬喬木的統稱。與柳相似,枝條上挺,種子有白絮。種類很多,有銀白楊﹑毛白楊等。《易·大過》:“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清陳夢雷《松樹為風雨所拔嘆》詩:“歲寒老樹尚如此,何況朽木與枯楊。”2.楊桃的省稱。3.戰國時代楊朱及其學派的簡稱。《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4.姓。如漢代有楊震。
【吳】:同“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