櫓怎么讀 櫓的意思

漢字 | 櫓 |
---|---|
讀音 |
|
注音 | ㄌㄨˇ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6 部外:12 |
異體字 | 櫓 樐 艣 艪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繁體字形 | 櫓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A79 |
其它編碼 | 五筆:sqgj 倉頡:dnwa 鄭碼:frk 四角:47961 |
筆順編碼 | 1234352512112511 |
筆順筆畫 | 一丨ノ丶ノフ丨フ一丨一一丨フ一一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撇 點 撇 橫撇/橫鉤 豎 橫折 橫 豎 橫 橫 豎 橫折 橫 橫 |
櫓字的意思
1.使船前進的工具,比槳長而大,安在船尾或船旁,用人搖。
2.大盾牌。
櫓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櫓
(櫓)
lǔ ㄌㄨˇ
◎ 撥水使船前進的工具,置于船邊,比槳長,用于搖動:搖櫓過江。
英語 oar, scull; row, scull
櫓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櫓
櫓、艪、艣 lǔ
〈名〉
(1) (形聲。從木,魯聲。本義:大盾牌)
(2) 同本義 [big shield]
櫓,大盾也。——《說文》
蒙之以甲以為櫓。——《左傳·襄公十年》
泰山為櫓。——《漢書·司馬相如傳》
禮義以為干櫓。——《禮記·儒行》
流血漂櫓。——漢· 賈誼《過秦論》
(3) 又如:櫓楯(大盾);櫓子(方言。手槍)
(4) 頂部沒有覆蓋的遠望樓 [watch tower]
修櫓。——《孫子·謀攻》
(5) 又如:樓櫓(古時軍中用以偵察、防御或攻城的高臺);櫓巢(上古人類的居處。有柴謂櫓,在樹曰巢);櫓棹(櫓和棹都是劃船的工具)
(6) 比槳長大的劃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 [yuloh]
在旁曰櫓。——《釋名》
(7) 又如:櫓人(船工);櫓聲(搖櫓聲)
櫓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櫓【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5畫
《唐韻》《正韻》郞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音魯。《說文》大盾也。《禮·儒行》禮義以爲干櫓。
又《玉篇》櫓,城上守禦望樓。《釋名》櫓,露也,露上無覆屋也。《後漢·公孫瓚傳》樓櫓千里。一作?。
又《韻會》戰陳高巢車亦爲櫓。《太公·六韜篇》陷堅陣,敗強敵,武翼大櫓,提翼小櫓。
又進船具。《釋名》船尾曰柂,在旁曰櫓。櫓,膂也,用膂力然後舟行也。《通鑑》呂蒙取荊州,使白衣搖櫓。
又櫓??子,果名。《桂海虞衡志》大如椀,數十房欑聚成毬,食之微甘。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櫓【卷六】【木部】
大盾也。從木魯聲。樐,或從鹵。郎古切
說文解字注
(櫓)大盾也。盾、瞂也。?、盾也。秦風毛傳曰。伐、中干也。伐卽瞂。干卽?。櫓其大者也。釋名曰。盾大而平者曰吳魁。隆者曰須盾。櫓或假杵爲之。流血漂杵卽流血漂櫓也。從木。魯聲。郎古切。五部。
(樐)或從鹵。鹵聲也。始皇本紀亦假鹵爲之。天子出行鹵簿。鹵、大楯也。以大盾領一部之人。故名鹵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