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欷怎么讀 欷的意思

    “欷”字共有1個讀音: [xī]  
    欷
    漢字
    讀音 [xī]
    注音 ㄒㄧ
    部首 [欠]  欠字旁
    筆畫 總筆畫:11 部外:7
    異體字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6B37
    其它編碼 五筆:qdmw|rdmw 倉頡:kbno 鄭碼:oslr 四角:47282
    筆順編碼 34132523534
    筆順筆畫 ノ丶一ノ丨フ丨ノフノ丶
    筆順名稱 撇 點 橫 撇 豎 橫折鉤 豎 撇 橫撇/橫鉤 撇 捺

    欷字的意思

    〔欷歔〕同“唏噓”

    欷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xī ㄒㄧˉ

    抽泣:“脅息增欷。” 〔欷歔(xū)〕又作“歔欷”,義同上。 嘆息:欷嘆。仰天長欷。

    英語 sob; sigh

    德語 schluchzen

    法語 sangloter

    欷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欠,希聲。“欠”與出氣有關。本義:抽噎;哽咽) 同本義 [sob]

    直憯悽惏栗,清劆塱涼增欷。——《文選·宋玉·風賦》

    (2) 又如:欷歔(哽咽;嘆氣);欷吁(嗟嘆的聲音)

    欷字的辭典解釋

    欷ㄒㄧxī 動

    抽泣、悲嘆。如:「欷吁」、「欷歔」。《說文解字·欠部》:「欷,歔也。」《資治通鑒·卷一七·漢紀九·武帝建元三年》:「上置酒,勝聞樂聲而泣。上問其故,對曰:『悲者不可為累欷,思者不可為嘆息。』」

    康熙字典解釋

    欷【辰集下】【欠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集韻》《韻會》??香衣切,音希。《說文》歔也。《徐曰》歔欷者,悲泣氣咽而抽息也。一曰歔欷,懼貌。《屈原·離騷》曾歔欷余鬱邑。《後漢·馮衍傳》忠臣過故墟而歔欷。通作唏。《史記·諸侯年表》紂爲象箸而箕子唏。《註》卽欷歔之欷。《韓愈·送區弘詩》獨子之節可歎唏。《註》與欷同。哀而不止。

    又《廣韻》《集韻》《韻會》??許旣切,音餼。義同。一曰泣餘聲。《宋玉·風賦》淸涼增欷。《張衡·南都賦》坐者悽欷。《註》欷,虛毅切。

    又《王僧虔·祭顏延之文》以此忍哀,敬陳奠饋。申酌長懷,顧望歔欷。《杜甫·荒村詩》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皆讀去聲。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欷【卷八】【欠部】

    歔也。從欠,稀省聲。香衣切

    說文解字注

    (欷)歔也。欷亦作唏。史記。紂爲象箸而箕子唏。從欠。希聲。香衣切。十五部。

    欷字組詞

    欷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欷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