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歙硯的讀音 歙硯的意思

    歙硯 歙硯,全稱歙州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廣東端硯、黃河澄泥硯齊名。 產于安徽黃山山脈與天目山、白際山之間的歙州,包括歙縣、休寧、祁門、黟縣、婺源等縣。歙石的產地以婺源與歙縣交界處的龍尾山(羅紋山)下溪澗為最優,所以歙硯又稱龍尾硯,而龍尾山則是大部分存世歙硯珍品的石料出產地。除此之外,歙縣、休寧縣、祁門縣亦產歙硯。 歙硯的制作材料被稱為歙石或歙硯石,一般需要5-10億年的地質變化才能形成,其中最適合制硯的是輕度千枚巖化的板巖。其主要礦物成分為絹云母、石英、黃鐵礦、磁黃鐵礦、褐鐵礦、炭質等,粒度0.001~0.005mm,比重2.81~2.94,主要硯鋒為片狀硯鋒。歙硯石的花紋結構十分突出,分為魚子紋、羅紋、金暈紋、眉紋、刷絲紋等類型。由于其礦物粒度細,微粒石英分布均勻,故有發墨益毫、滑不拒筆、澀不滯筆的效果,受到歷代書法家的稱贊。造型渾樸,浮雕、淺浮雕、半圓雕等手法是歙硯臺的工藝風格和特點。 歙硯為歷代文人所稱道。南唐后主李煜說“歙硯甲天下”;蘇東坡評其“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而縠理,金聲而玉德”;米芾說:“金星宋硯,其質堅麗,呵氣生云,貯水不涸”。2004年9月中國輕工聯合會和中國文房四寶協會授予歙縣“中國歙硯之鄉”榮譽稱號。
    • shè
    • yàn

    “歙硯”的讀音

    拼音讀音
    [shè yàn]
    漢字注音:
    ㄕㄜˋ ㄧㄢˋ
    簡繁字形:
    歙硯
    是否常用:

    “歙硯”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歙硯 shèyàn

    [She inkstone] 硯臺中的名品,是用安徽歙縣、江西婺源縣所產石料制成

    辭典解釋

    歙硯  shè yàn  ㄕㄜˋ ㄧㄢˋ  

    安徽省婺源縣歙溪所產的精美硯臺。于唐代開元時開始開采,質地堅實細潤,與端硯齊名。

    網絡解釋

    歙硯

    歙硯,全稱歙州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廣東端硯、黃河澄泥硯齊名。
    產于安徽黃山山脈與天目山、白際山之間的歙州,包括歙縣、休寧、祁門、黟縣、婺源等縣。歙石的產地以婺源與歙縣交界處的龍尾山(羅紋山)下溪澗為最優,所以歙硯又稱龍尾硯,而龍尾山則是大部分存世歙硯珍品的石料出產地。除此之外,歙縣、休寧縣、祁門縣亦產歙硯。
    歙硯的制作材料被稱為歙石或歙硯石,一般需要5-10億年的地質變化才能形成,其中最適合制硯的是輕度千枚巖化的板巖。其主要礦物成分為絹云母、石英、黃鐵礦、磁黃鐵礦、褐鐵礦、炭質等,粒度0.001~0.005mm,比重2.81~2.94,主要硯鋒為片狀硯鋒。歙硯石的花紋結構十分突出,分為魚子紋、羅紋、金暈紋、眉紋、刷絲紋等類型。由于其礦物粒度細,微粒石英分布均勻,故有發墨益毫、滑不拒筆、澀不滯筆的效果,受到歷代書法家的稱贊。造型渾樸,浮雕、淺浮雕、半圓雕等手法是歙硯臺的工藝風格和特點。
    歙硯為歷代文人所稱道。南唐后主李煜說“歙硯甲天下”;蘇東坡評其“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而縠理,金聲而玉德”;米芾說:“金星宋硯,其質堅麗,呵氣生云,貯水不涸”。2004年9月中國輕工聯合會和中國文房四寶協會授予歙縣“中國歙硯之鄉”榮譽稱號。
    歙硯

    “歙硯”的單字解釋

    】:[xī]吸氣。[shè]歙縣,地名。在安徽南部。以產徽墨、歙硯著名。
    】:1.硯臺:筆硯。端硯。2.舊時指有同學關系的(因同學常共筆硯,同學也稱“同硯”):硯兄。硯友。

    “歙硯”的相關詞語

    “歙硯”造句

    澄泥硯是我國一項古老的傳統工藝品,它與端硯、歙硯、洮硯并稱為四大名硯。

    徽墨和歙硯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與保存曾經作出了重要貢獻,其制做工藝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典籍記載,歙硯也稱龍尾硯,是“文房四寶”中硯臺的最佳代表,因其石材出自江西婺源縣龍尾山,原產地在婺源硯山村。

    歙硯又稱“龍尾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享有“龍尾歙硯為天下冠”的美譽。

    錢勝利,黃山腳下歙硯迷,從小受徽州文化浸潤的他在硯雕上擁有異于常人的天賦。

    尤以江西婺源的龍尾硯為優,故歙硯又稱龍尾硯。

    有一次,他和別人一起到小官吏李韶家,看見一塊歙硯很好,心想良硯放在俗人家里,真是一種災難。

    唐代開元間歙硯成為貢品,名聞于世,因產于歙州故名歙硯,至今有1200多年甚至更長歷史。

    雖是小物件,難為設計的巧妙,其余翡翠鎮紙、歙硯、筆洗等也頗為精致。

    歙硯又稱龍尾硯,起源于唐代,距今有120。

    * 歙硯的讀音是:shè yàn,歙硯的意思:歙硯 歙硯,全稱歙州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廣東端硯、黃河澄泥硯齊名。 產于安徽黃山山脈與天目山、白際山之間的歙州,包括歙縣、休寧、祁門、黟縣、婺源等縣。歙石的產地以婺源與歙縣交界處的龍尾山(羅紋山)下溪澗為最優,所以歙硯又稱龍尾硯,而龍尾山則是大部分存世歙硯珍品的石料出產地。除此之外,歙縣、休寧縣、祁門縣亦產歙硯。 歙硯的制作材料被稱為歙石或歙硯石,一般需要5-10億年的地質變化才能形成,其中最適合制硯的是輕度千枚巖化的板巖。其主要礦物成分為絹云母、石英、黃鐵礦、磁黃鐵礦、褐鐵礦、炭質等,粒度0.001~0.005mm,比重2.81~2.94,主要硯鋒為片狀硯鋒。歙硯石的花紋結構十分突出,分為魚子紋、羅紋、金暈紋、眉紋、刷絲紋等類型。由于其礦物粒度細,微粒石英分布均勻,故有發墨益毫、滑不拒筆、澀不滯筆的效果,受到歷代書法家的稱贊。造型渾樸,浮雕、淺浮雕、半圓雕等手法是歙硯臺的工藝風格和特點。 歙硯為歷代文人所稱道。南唐后主李煜說“歙硯甲天下”;蘇東坡評其“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而縠理,金聲而玉德”;米芾說:“金星宋硯,其質堅麗,呵氣生云,貯水不涸”。2004年9月中國輕工聯合會和中國文房四寶協會授予歙縣“中國歙硯之鄉”榮譽稱號。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