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石經的讀音 正始石經的意思
漢末兵亂,熹平石經被毀。魏正始年間,更造石經,因有此稱。具古文﹑篆書﹑隸書三體。因此又稱三字石經﹑三體石經。
- 正
- 始
- 石
- 經
“正始石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èng shǐ shí jīng]
- 漢字注音:
- ㄓㄥˋ ㄕˇ ㄕˊ ㄐㄧㄥ
- 簡繁字形:
- 正始石經
- 是否常用:
- 否
“正始石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漢末兵亂,熹平石經被毀。魏正始年間,更造石經,因有此稱。具古文﹑篆書﹑隸書三體。因此又稱三字石經﹑三體石經。
網絡解釋
“正始石經”的單字解釋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正南。正前方。前后對正。這幅畫掛得不正。2.位置在中間(跟“側、偏”相對):正房。正院兒。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對):這張紙正反都很光潔。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術不正。6.正當:正路。正理。錢的來路不正。7.(色、味)純正:正紅。正黃。顏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體。9.屬性詞。基本的;主要的(區別于“副”):正文。正編。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始】:1.起頭,最初,與“終”相對:開始。始終。始祖。始創。周而復始。2.才,剛才:方始。始悟(才覺悟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石】:[shí]1.構成地殼的堅硬物質,是由礦物集合而成的:花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見〖巖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藥石。4.姓。[dàn]容量單位,10斗等于1石。(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萬石”等。)
【經】:同“經”。
“正始石經”的相關詞語
* 正始石經的讀音是:zhèng shǐ shí jīng,正始石經的意思:漢末兵亂,熹平石經被毀。魏正始年間,更造石經,因有此稱。具古文﹑篆書﹑隸書三體。因此又稱三字石經﹑三體石經。
基本解釋
漢末兵亂,熹平石經被毀。魏正始年間,更造石經,因有此稱。具古文﹑篆書﹑隸書三體。因此又稱三字石經﹑三體石經。【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正南。正前方。前后對正。這幅畫掛得不正。2.位置在中間(跟“側、偏”相對):正房。正院兒。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對):這張紙正反都很光潔。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術不正。6.正當:正路。正理。錢的來路不正。7.(色、味)純正:正紅。正黃。顏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體。9.屬性詞。基本的;主要的(區別于“副”):正文。正編。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始】:1.起頭,最初,與“終”相對:開始。始終。始祖。始創。周而復始。2.才,剛才:方始。始悟(才覺悟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石】:[shí]1.構成地殼的堅硬物質,是由礦物集合而成的:花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見〖巖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藥石。4.姓。[dàn]容量單位,10斗等于1石。(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萬石”等。)
【經】:同“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