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殷鑒不遠的讀音 殷鑒不遠的意思

    【解釋】殷:指商朝后期;鑒:鏡子。指殷商子孫應以夏的滅亡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訓就在眼前。【出處】《詩經·大雅·蕩》:“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示例】宋與金的歷史,對崇楨說來,~,而他絕不愿在臣民心目和后代史書中被看成是懦弱無能的君主。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泛指前人的教訓就在眼前
    • yīn
    • jiàn
    • yuǎn

    “殷鑒不遠”的讀音

    拼音讀音
    [yīn jiàn bù yuǎn]
    漢字注音:
    ㄧㄣ ㄐㄧㄢˋ ㄅㄨˋ ㄩㄢˇ
    簡繁字形:
    殷鑒不遠
    是否常用:

    “殷鑒不遠”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殷鑒不遠 yīnjiàn-bùyuǎn

    [one need not look far for a lesson] 鑒:鑒戒。原指殷的子孫要把夏的滅亡作為鑒戒。泛指前人的教訓就在眼前

    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詩·大雅·蕩》

    辭典解釋

    殷鑒不遠  yīn jiàn bù yuǎn  ㄧㄣ ㄐㄧㄢˋ ㄅㄨˋ ㄩㄢˇ  

    殷人滅夏,近在眼前,殷的子孫引以為戒,今則周人滅殷,殷之亡周人更應引以為戒。語本《詩經.大雅.蕩》:「殷鑒不遠,夏后之世。」后比喻前人的教訓近在眼前。《晉書.卷一○二.劉聰載記》:「昔齊桓公任易牙而亂,孝懷委黃皓而滅,此皆覆車于前,殷鑒不遠。」

    網絡解釋

    【解釋】殷:指商朝后期;鑒:鏡子。指殷商子孫應以夏的滅亡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訓就在眼前。

    【出處】《詩經·大雅·蕩》:“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

    【示例】宋與金的歷史,對崇楨說來,~,而他絕不愿在臣民心目和后代史書中被看成是懦弱無能的君主。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泛指前人的教訓就在眼前

    “殷鑒不遠”的單字解釋

    】:[yīn]1.豐盛;豐富:殷實。殷富。2.深厚:殷切。期望甚殷。3.殷勤:招待甚殷。4.朝代,公元前1300—公元前1046,是商代遷都于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小屯村)后改用的稱號。5.姓。[yān]赤黑色。[yǐn]形容雷聲:殷其雷。
    】:同“”。
    】:[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1.遙遠,距離長。2.漫長,時間久。3.多,指差距大。4深遠;深奧。5.高遠;遠大。6.偏僻之地;遠方。7.指遠邦,遠國。8.迂遠,不切近事情。9.擴大;擴展。10.指血統關係疏遠。參見“遠兄弟”、“遠親”。11.超過;勝過。12.古州名。在今四川省·松潘縣境。

    “殷鑒不遠”的相關詞語

    * 殷鑒不遠的讀音是:yīn jiàn bù yuǎn,殷鑒不遠的意思:【解釋】殷:指商朝后期;鑒:鏡子。指殷商子孫應以夏的滅亡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訓就在眼前。【出處】《詩經·大雅·蕩》:“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示例】宋與金的歷史,對崇楨說來,~,而他絕不愿在臣民心目和后代史書中被看成是懦弱無能的君主。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泛指前人的教訓就在眼前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