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卓的讀音 畢卓的意思
畢卓 畢卓(-?)字茂世,新蔡鮦陽(今安徽臨泉鲖城)人。東晉時期官員。太興(318-321)末年,為吏部郎,經常飲酒而廢棄公事。到過江后,任溫嶠的平南長史,死在官任上。
- 畢
- 卓
“畢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ì zhuó]
- 漢字注音:
- ㄅㄧˋ ㄓㄨㄛˊ
- 簡繁字形:
- 畢卓
- 是否常用:
- 否
“畢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晉吏部郎畢卓,常飲酒廢職。鄰舍釀熟,卓夜至其甕間盜飲,為人所縛,明旦視之,乃畢吏部。旋解縛,遂與主人飲甕側,致醉而去。事見《晉書.畢卓傳》。后常以指嗜酒成癖的人。
網絡解釋
畢卓
畢卓(-?)字茂世,新蔡鮦陽(今安徽臨泉鲖城)人。東晉時期官員。太興(318-321)末年,為吏部郎,經常飲酒而廢棄公事。到過江后,任溫嶠的平南長史,死在官任上。
“畢卓”的單字解釋
【畢】:1.完結;完成:禮畢。畢其功于一役。2.全;完全:畢生。畢力。群賢畢至。3.二十八宿之一。4.姓。
【卓】:1.高而直:卓立。2.高明;不平凡:卓見。卓越。3.古又同“桌(zhuō)”。
“畢卓”的相關詞語
* 畢卓的讀音是:bì zhuó,畢卓的意思:畢卓 畢卓(-?)字茂世,新蔡鮦陽(今安徽臨泉鲖城)人。東晉時期官員。太興(318-321)末年,為吏部郎,經常飲酒而廢棄公事。到過江后,任溫嶠的平南長史,死在官任上。
基本解釋
晉吏部郎畢卓,常飲酒廢職。鄰舍釀熟,卓夜至其甕間盜飲,為人所縛,明旦視之,乃畢吏部。旋解縛,遂與主人飲甕側,致醉而去。事見《晉書.畢卓傳》。后常以指嗜酒成癖的人。畢卓
畢卓(-?)字茂世,新蔡鮦陽(今安徽臨泉鲖城)人。東晉時期官員。太興(318-321)末年,為吏部郎,經常飲酒而廢棄公事。到過江后,任溫嶠的平南長史,死在官任上。【畢】:1.完結;完成:禮畢。畢其功于一役。2.全;完全:畢生。畢力。群賢畢至。3.二十八宿之一。4.姓。
【卓】:1.高而直:卓立。2.高明;不平凡:卓見。卓越。3.古又同“桌(zhu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