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的意思 民以食為天的讀音和出處
- 民
- 以
- 食
- 為
- 天
- 成語名稱:
- 民以食為天
- 成語拼音:
- [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 成語解釋:
- 天:比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人民以糧食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
- 成語例句:
-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董必武《挽沈驪英女士》)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復句式;作賓語、定語;指糧食的重要性
- 結構類型:
- 復句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民以食為天
- 英文翻譯:
- Food for the people
- 成語故事:
- 民以食為天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民以食為天”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復句式成語 五字成語 M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比喻 賴以 生存 重要 東西 人民 糧食 生活
“民以食為天”的單字解釋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食】:[shí]1.吃。特指吃飯:食肉。廢寢忘食。2.吃的東西:面食。小雞覓食。豐衣足食。3.供食用或調味用的:食糖。食鹽。4.人所見到的日、月虧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現象:日食。月食。[sì]拿東西給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酈食其(jī)(漢朝人)。
【為】:[wéi]1.做:有為。事在人為。敢作敢為。大有可為。2.充當:選他為代表。3.變成;成:一分為二。化為烏有。變沙漠為良田。4.是:十寸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這種藝術形式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7.常跟“何”相應,表示疑問或感嘆:何以家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單音形容詞后,構成表示程度、范圍的副詞:大為高興。廣為傳播。深為感動。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單音副詞后,加強語氣:極為重要。甚為便利。頗為可觀。尤為出色。[wèi]1.幫助;衛護:為呂氏者右袒,為劉氏者左袒。2.表示行為的對象;替:為你慶幸。為人民服務。為這本書寫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為這件事高興。為建設偉大祖國而奮斗。4.對;向:不足為外人道。
【天】:1.天空:頂天立地。太陽一出滿天紅。2.位置在頂部的;凌空架設的:天棚。天窗。天橋。3.一晝夜二十四小時的時間,有時專指白天:今天。過了冬至,天越來越長了。4.用于計算天數: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點兒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時間:五更天。天兒還早呢。6.季節:春天。冷天。三伏天。黃梅天。7.天氣:陰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資。天足。9.自然界:天災。人定勝天。10.姓。
“民以食為天”的近義詞
“民以食為天”的相關成語
“民以食為天”的關聯成語
民字的成語
以字的成語
食字的成語
為字的成語
天字的成語
民開頭的成語
以開頭的成語
食開頭的成語
為開頭的成語
天開頭的成語
min的成語
yi的成語
shi的成語
wei的成語
tian的成語
myswt的成語
“民以食為天”造句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民諺
民以食為天,沒有食物,人們就無法生存,三天不吃飯的話,父子之間就沒有力氣互相問候。
民以食為天,健康不羨仙;飲食宜清淡,養肺更養顏;山藥祛濁氣,紅薯熬稀飯;瘦肉多吃,果蔬宜鮮。祝你健康!
民以食為天,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對于“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吃飯問題不解決,社會就無法穩定,民以食為天,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發展農業生產。
民以食為天,沒有糧食,那可就沒法活了。
民以食為天,無糧生存難。糧食不易得,農民流血汗。抗旱又抗澇,辛苦日日夜。我們應珍惜,體會農人艱。世界糧食日,珍惜糧食,從現在做起!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民以食為天,每一粒糧食都是生命的延續,世界糧食日,珍愛糧食就是珍愛生命,杜絕浪費,從現在做起!
民以食為天,健康不羨仙;深秋料峭寒,喝湯可保暖;飲食宜清淡,養肺更養顏;少辛辣多酸,小酒促循環;山藥祛濁氣,紅薯熬稀飯。瘦肉多吃,果蔬宜鮮。
* 民以食為天的意思 民以食為天的成語解釋 民以食為天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