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而冠的意思 沐猴而冠的讀音和出處
- 沐
- 猴
- 而
- 冠
- 成語名稱:
- 沐猴而冠
- 成語拼音:
- [mù hóu ér guàn]
- 成語解釋:
- 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獼猴裝扮成人樣。比喻徒有儀表或地位而無真本領;也可形容壞人裝扮成好人。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 成語例句:
- 那些肥頭胖腦的紳士,大肚皮的豪商,沐猴而冠的穿著西洋禮服,其實都是資本家的走狗。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冠,不能讀作“ɡuān”。
- 繁體字形:
- 沐猴而冠
- 英文翻譯:
- a worthless person in imposing attire
- 成語故事:
- 沐猴而冠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沐猴而冠”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猴的成語 史記的成語 小學常考易錯成語
- 成語關注:
- 獼猴 帽子 裝扮 成人樣 比喻 儀表 地位 本領 形容 壞人 好人
“沐猴而冠”的單字解釋
【沐】:1.洗頭發,也泛指洗滌:沐浴。櫛風沐雨。2.借指蒙受:沐恩。3.姓。
【猴】:1.哺乳動物,種類很多,外形略像人,身上有毛,多為灰色或褐色,有尾巴,行動靈活,好群居,口腔有儲存食物的頰囊,吃果實、野菜、鳥卵和昆蟲等。通稱猴子。2.乖巧;機靈(多指孩子):這孩子多猴啊!3.像猴似的蹲著:他猴在臺階上嗑瓜子兒。4.姓。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冠】:[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齊。怒發沖冠。2.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雞冠。樹冠。[guàn]1.把帽子戴在頭上(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歲)。2.在前面加上某種名號或文字:縣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軍。名冠全球。4.指冠軍:奪冠。三連冠(連續三次獲得冠軍)。5.姓。
“沐猴而冠”的近義詞
“沐猴而冠”的相關成語
“沐猴而冠”的關聯成語
沐字的成語
猴字的成語
而字的成語
冠字的成語
沐開頭的成語
猴開頭的成語
而開頭的成語
冠開頭的成語
mu的成語
hou的成語
er的成語
guan的成語
mheg的成語
沐猴什么什么的成語
沐什么而什么的成語
沐什么什么冠的成語
什么猴而什么的成語
什么猴什么冠的成語
什么什么而冠的成語
“沐猴而冠”造句
這個賣國賊居然大談保家衛國人人有責,其實他不過是沐猴而冠而已。
如果你已經沐猴而冠瞭,只要你能回頭也是好的。
讓這種不學無術的人當研究所所長,沐猴而冠,不把學術搞垮才是怪事!
我媽媽從小就教育我,長大後千萬不能做一個沐猴而冠的壞人。
想參加舞會的爸爸也趕緊洗心革面沐猴而冠,換上皺巴巴的西裝后“英俊”得慘不忍睹。
小明最近行為反常,我們都覺得他是在沐猴而冠。
頭頂羽毛未豐的爸爸也趕緊洗心革面沐猴而冠,換上雙管齊下的西裝后英俊得慘絕人寰。
那些肥頭胖腦的紳士;大肚皮的豪商;沐猴而冠的穿著西洋禮服;其實都是資本家的走狗。
不顧別人感受的行為就是沐猴而冠,無恥的行為。
他是沐猴而冠,要好好地坐在這裡聽一個小時的演講,根本是不可能的。
* 沐猴而冠的意思 沐猴而冠的成語解釋 沐猴而冠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