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安民的意思 治國安民的讀音和出處
- 治
- 國
- 安
- 民
- 成語名稱:
- 治國安民
- 成語拼音:
- [zhì guó ān mín]
- 成語解釋:
- 治:治理;安:使安定;這里指使人民各安其業的意思。治理國家;使百姓安定。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食貨志上》:“財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養成群生,奉順天德,治國安民之本也。”
- 成語例句:
-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政府實行了一整套治國安民的措施。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聯合式;作定語;含褒義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治國安民
- 英文翻譯:
- run the country well and give the people peace and security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治國安民”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Z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治理 指使 人民 意思 國家 百姓 安定
“治國安民”的單字解釋
【治】:1.治理:治家。治國。自治。治標。治本。治淮(淮河)。2.指安定或太平:治世。天下大治。3.舊稱地方政府所在地:縣治。府治。省治。4.醫治:治病。我的病已經治好了。5.消滅(害蟲):治蝗。治蚜蟲。6.懲辦:治罪。懲治。處治。7.研究:治學。8.姓。
【國】:1.國家:國內。祖國。外國。保家衛國。2.代表或象征國家的:國徽。國旗。國花。3.在一國內最好的:國手。國色。4.指本國的,特指我國的:國產。國術。國畫。國藥。5.姓。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穩。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國。3.對生活、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安于現狀(滿足于目前的狀況,不求進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對):公安。治安。轉危為安。5.使有合適的位置:安插。安頓。6.安裝;設立:安門窗。安電燈。咱們村上安有線電視了。7.加上:安罪名。安個頭銜。8.存著;懷著(某種念頭,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問代詞。11.問處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問,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無其事?13.安培的簡稱。導體橫截面每秒通過的電量是1庫時,電流強度就是1安。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治國安民”的反義詞
“治國安民”的近義詞
“治國安民”的相關成語
“治國安民”的關聯成語
治字的成語
國字的成語
安字的成語
民字的成語
治開頭的成語
國開頭的成語
安開頭的成語
民開頭的成語
zhi的成語
guo的成語
an的成語
min的成語
zgam的成語
治國什么什么的成語
治什么安什么的成語
治什么什么民的成語
什么國安什么的成語
什么國什么民的成語
什么什么安民的成語
“治國安民”造句
可見,孔子也是把祭祀同治國安民的社會實踐結合在一起。
只是石勒對在華夏之區如何治國安民畢竟很陌生,身邊有很多儒家士大夫輔佐,在制定大政方針方面,還是會聽從儒生們的意見。
每個國家都應有治國安民的措施。
和中外報刊發表大量時政文章,拜訪當政者,提出各種治國安民建議。
分而言之,這一傳統的確立首先緣于最高統治者治國安民的需要。
然而,盡管朱元璋為了治國安民殫精竭慮,嘔心瀝血,他所盼望的理想社會卻總是未能出現,這使他產生了強烈的挫折感。
每當衰亂之世,總有圣人出,為生民慮,為天下憂,圖治國安民之良策。
就儒家而言,其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治國安民的社會實踐。
中國的儒家法正如上面所說的,是治國安民之法,因此,它在太平盛世往往能夠得到長足的發展。
用道德手段來達到治國安民的目的,對后世封建統治階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治國安民的意思 治國安民的成語解釋 治國安民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