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度的讀音 法度的意思
法度 法度:詞語解釋 法度:民國時期校長 法度 (詞語解釋)法度,指法令制度;法則,秩序,行為的準則。語出《尚書·禹謨》:“儆戒無虞,罔失法度。”
- 法
- 度
“法度”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ǎ dù]
- 漢字注音:
- ㄈㄚˇ ㄉㄨ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法度”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法度 fǎdù
(1) [law]∶法律制度
(2) [moral standard]∶規矩,行為的準則
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 漢· 賈誼《過秦論》
辭典解釋
法度 fǎ dù ㄈㄚˇ ㄉㄨˋ 法律和制度。
《書經.大禹謨》:「吁!戒哉!儆戒無虞,罔失法度。」
《三國演義.第九七回》:「魏國法度,兄所知也。吾受國恩,但有死而已。」
典型、模范。
《管子.中匡》:「今言仁義,則必以三王為法度。」
法式。
《三國演義.第一○二回》:「孔明曰:『司馬懿見了木牛流馬,必然倣我法度,一樣制造。那時我又有計策。』」
近義詞
法式方法。
《水滸傳.第七四回》:「你休笑我!我自有法度教你們大笑一場。」
元.戴善夫《風光好.第一折》:「我著金陵太守韓熙載看他一言一動,略有纖毫破綻,便報與我知道,自有制他的法度。」
英語 (a)? law
法語 (une)? loi
網絡解釋
法度
法度:詞語解釋
法度:民國時期校長
法度 (詞語解釋)
法度,指法令制度;法則,秩序,行為的準則。語出《尚書·禹謨》:“儆戒無虞,罔失法度。”
“法度”的單字解釋
【法】:1.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受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的總稱,包括法律、法令、條例、命令、決定等:合法。犯法。變法。軍法。婚姻法。繩之以法。依法治國。2.方法;方式:辦法。用法。土法。加法。這件事沒法兒辦。3.標準;模范;可以仿效的:法帖。法書。取法乎上。4.仿效;效法:師法。法其遺志。5.佛教的道理:佛法。現身說法。6.法術:作法。斗(dòu)法。7.姓。8.指法國:法語。法文。9.法拉的簡稱。一個電容器,充以1庫電量時,電勢升高1伏,電容就是1法。
【度】:[dù]1.計量長短:度量衡。2.表明物質的有關性質所達到的程度,如硬度、熱度、濃度、濕度等。3.計量單位名稱。a)弧或角,把圓周分為360等份所成的弧叫1度弧。1度弧所對的圓心角叫1度角。1度等于60分。b)經度或緯度,如北緯38度。c)電量,1度即1千瓦小時。d)眼鏡焦度的單位,1度等于0.01米-1。4.程度:極度。知名度。透明度。高度的責任感。5.限度:勞累過度。以能熔化為度。6.章程;行為準則:法度。制度。7.哲學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質的數量界限。在這個界限內,量的增減不改變事物的質,超過這個界限,就要引起質變。8.對人對事寬容的程度:度量。氣度。9.人的氣質或姿態:風度。態度。10.姓。[duó]推測;估計:揣度。測度。度德量力。
“法度”的近義詞
“法度”的相關成語
“法度”的相關詞語
“法度”造句
守法度,有高出法度外之眼光;循法度,有超出法度外之道力。林紓
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水可亂也。黃帝
背法度而心治兮,辟與此其無異。
為政者若不知法度在先還是道德在先,便變成只會用威信來掩飾其懦弱的殘忍之人。所謂道德,乃是舍棄自家情感,始終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知別人疼痛。道德當始終為先,而法度其實乃是一種眾人皆可明白皆愿遵從的世間規矩。
秦之有司,負秦之法度;秦之法度,負圣人之法度。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君子為國,正其綱紀,治其法度。蘇轍
女惡華丹之亂窈窕也,書惡淫辭之淈法度也。揚雄
良史所書,蓋取其狂狷一介,論政得失耳,非士君子守法度者所為也。
説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惟詩不可拘以法度。
* 法度的讀音是:fǎ dù,法度的意思:法度 法度:詞語解釋 法度:民國時期校長 法度 (詞語解釋)法度,指法令制度;法則,秩序,行為的準則。語出《尚書·禹謨》:“儆戒無虞,罔失法度。”
基本解釋
法度 fǎdù
(1) [law]∶法律制度
(2) [moral standard]∶規矩,行為的準則
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 漢· 賈誼《過秦論》
辭典解釋
法度 fǎ dù ㄈㄚˇ ㄉㄨˋ法律和制度。
《書經.大禹謨》:「吁!戒哉!儆戒無虞,罔失法度。」
《三國演義.第九七回》:「魏國法度,兄所知也。吾受國恩,但有死而已。」
典型、模范。
《管子.中匡》:「今言仁義,則必以三王為法度。」
法式。
《三國演義.第一○二回》:「孔明曰:『司馬懿見了木牛流馬,必然倣我法度,一樣制造。那時我又有計策。』」
近義詞
法式方法。
《水滸傳.第七四回》:「你休笑我!我自有法度教你們大笑一場。」
元.戴善夫《風光好.第一折》:「我著金陵太守韓熙載看他一言一動,略有纖毫破綻,便報與我知道,自有制他的法度。」
英語 (a)? law
法語 (une)? loi
法度
法度:詞語解釋法度:民國時期校長
法度 (詞語解釋)
法度,指法令制度;法則,秩序,行為的準則。語出《尚書·禹謨》:“儆戒無虞,罔失法度。”
【法】:1.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受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的總稱,包括法律、法令、條例、命令、決定等:合法。犯法。變法。軍法。婚姻法。繩之以法。依法治國。2.方法;方式:辦法。用法。土法。加法。這件事沒法兒辦。3.標準;模范;可以仿效的:法帖。法書。取法乎上。4.仿效;效法:師法。法其遺志。5.佛教的道理:佛法。現身說法。6.法術:作法。斗(dòu)法。7.姓。8.指法國:法語。法文。9.法拉的簡稱。一個電容器,充以1庫電量時,電勢升高1伏,電容就是1法。
【度】:[dù]1.計量長短:度量衡。2.表明物質的有關性質所達到的程度,如硬度、熱度、濃度、濕度等。3.計量單位名稱。a)弧或角,把圓周分為360等份所成的弧叫1度弧。1度弧所對的圓心角叫1度角。1度等于60分。b)經度或緯度,如北緯38度。c)電量,1度即1千瓦小時。d)眼鏡焦度的單位,1度等于0.01米-1。4.程度:極度。知名度。透明度。高度的責任感。5.限度:勞累過度。以能熔化為度。6.章程;行為準則:法度。制度。7.哲學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質的數量界限。在這個界限內,量的增減不改變事物的質,超過這個界限,就要引起質變。8.對人對事寬容的程度:度量。氣度。9.人的氣質或姿態:風度。態度。10.姓。[duó]推測;估計:揣度。測度。度德量力。
守法度,有高出法度外之眼光;循法度,有超出法度外之道力。林紓
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水可亂也。黃帝
背法度而心治兮,辟與此其無異。
為政者若不知法度在先還是道德在先,便變成只會用威信來掩飾其懦弱的殘忍之人。所謂道德,乃是舍棄自家情感,始終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知別人疼痛。道德當始終為先,而法度其實乃是一種眾人皆可明白皆愿遵從的世間規矩。
秦之有司,負秦之法度;秦之法度,負圣人之法度。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君子為國,正其綱紀,治其法度。蘇轍
女惡華丹之亂窈窕也,書惡淫辭之淈法度也。揚雄
良史所書,蓋取其狂狷一介,論政得失耳,非士君子守法度者所為也。
説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惟詩不可拘以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