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梁的讀音 津梁的意思
津梁 津梁,漢語詞匯。 拼音:jīn liáng 釋義:1、橋梁。2、比喻能起橋梁作用的人或事物。3、接引,引導。4、比喻濟渡眾生。5、指沿海海口。
- 津
- 梁
“津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īn liáng]
- 漢字注音:
- ㄐㄧㄣ ㄌㄧㄤˊ
- 簡繁字形:
- 津樑
- 是否常用:
- 是
“津梁”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津梁 jīnliáng
[guide] 渡口和橋梁,比喻能起引導、過渡作用的事物或方法
亦為汝等將來之津梁也。——《魏書·卦軌傳》
辭典解釋
津梁 jīn liáng ㄐㄧㄣ ㄌㄧㄤˊ 渡口上的橋梁。
《左傳.昭公八年》「今在析木之津」句下唐.孔穎達.正義:「隔河須津梁 以渡。」
《國語.晉語二》:「豈謂君無有,亦為君之東游津梁之上,無有難急也。」
比喻接引或引導的事物。
《魏書.卷三二.封懿傳》:「每薦此二公,非直為國進賢,亦為汝等將來之津梁也。」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老先生的話,真是后輩的津梁 。」
英語 lit. ferry bridge, fig. interim measure over some difficulty, a guide
德語 Brücke (S, Arch)?, Hinweis für Handlungen, Führung < metaphorisch > (S)?
網絡解釋
津梁
津梁,漢語詞匯。
拼音:jīn liáng
釋義:1、橋梁。2、比喻能起橋梁作用的人或事物。3、接引,引導。4、比喻濟渡眾生。5、指沿海海口。
“津梁”的單字解釋
【津】:1.渡口:要津。2.唾液;汗:津液。遍體生津。3.滋潤;補貼:津貼。4.天津的簡稱。
【梁】:1.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房梁。2.橋:橋梁。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蕭衍滅南齊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也稱蕭梁。為陳所滅。2.五代之一(907—923)。朱溫滅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為后唐所滅。5.戰國時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后,改稱梁。
“津梁”的相關詞語
“津梁”造句
太子為父報仇,今死無生,所過津梁,皆悉燒之。
主荷葉有風塵色相,蓮花無雨立津梁。
掌各地川澤、津梁、渠堰、陂池之事。
司士參軍掌管的是津梁、舟車、舍宅、工藝幾項,是個從七品下的官員,對平頭百姓來說可是不低了,但吳池一個現代人,哪里有什么“懼官”。
戒、定、慧三無漏學為出苦海之津梁,超凡入圣之良藥。(造 句 網)
其所著《道海津梁》中,對凈明忠孝教義多所闡發。
災前預防,有“治堤防、耕耘樹藝,正津梁、修溝瀆”,“端險阻、修封疆、正千伯”等措施。
作為西方文化載體的英語,在晚清時期最早由傳教士引入中國學校教育,并逐步成為傳播西學的津梁。
因此,臨摹教學與實物寫生、畫史畫論研讀鼎足而三,是傳統中國畫教學的津梁。
在明、清兩朝的外藩名單上,琉球王國僅次朝鮮列在第二位,曾享有‘萬國津梁’之美譽。
* 津梁的讀音是:jīn liáng,津梁的意思:津梁 津梁,漢語詞匯。 拼音:jīn liáng 釋義:1、橋梁。2、比喻能起橋梁作用的人或事物。3、接引,引導。4、比喻濟渡眾生。5、指沿海海口。
基本解釋
津梁 jīnliáng
[guide] 渡口和橋梁,比喻能起引導、過渡作用的事物或方法
亦為汝等將來之津梁也。——《魏書·卦軌傳》
辭典解釋
津梁 jīn liáng ㄐㄧㄣ ㄌㄧㄤˊ渡口上的橋梁。
《左傳.昭公八年》「今在析木之津」句下唐.孔穎達.正義:「隔河須津梁 以渡。」
《國語.晉語二》:「豈謂君無有,亦為君之東游津梁之上,無有難急也。」
比喻接引或引導的事物。
《魏書.卷三二.封懿傳》:「每薦此二公,非直為國進賢,亦為汝等將來之津梁也。」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老先生的話,真是后輩的津梁 。」
英語 lit. ferry bridge, fig. interim measure over some difficulty, a guide
德語 Brücke (S, Arch)?, Hinweis für Handlungen, Führung < metaphorisch > (S)?
津梁
津梁,漢語詞匯。拼音:jīn liáng
釋義:1、橋梁。2、比喻能起橋梁作用的人或事物。3、接引,引導。4、比喻濟渡眾生。5、指沿海海口。

【津】:1.渡口:要津。2.唾液;汗:津液。遍體生津。3.滋潤;補貼:津貼。4.天津的簡稱。
【梁】:1.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房梁。2.橋:橋梁。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蕭衍滅南齊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也稱蕭梁。為陳所滅。2.五代之一(907—923)。朱溫滅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為后唐所滅。5.戰國時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后,改稱梁。
太子為父報仇,今死無生,所過津梁,皆悉燒之。
主荷葉有風塵色相,蓮花無雨立津梁。
掌各地川澤、津梁、渠堰、陂池之事。
司士參軍掌管的是津梁、舟車、舍宅、工藝幾項,是個從七品下的官員,對平頭百姓來說可是不低了,但吳池一個現代人,哪里有什么“懼官”。
戒、定、慧三無漏學為出苦海之津梁,超凡入圣之良藥。(造 句 網)
其所著《道海津梁》中,對凈明忠孝教義多所闡發。
災前預防,有“治堤防、耕耘樹藝,正津梁、修溝瀆”,“端險阻、修封疆、正千伯”等措施。
作為西方文化載體的英語,在晚清時期最早由傳教士引入中國學校教育,并逐步成為傳播西學的津梁。
因此,臨摹教學與實物寫生、畫史畫論研讀鼎足而三,是傳統中國畫教學的津梁。
在明、清兩朝的外藩名單上,琉球王國僅次朝鮮列在第二位,曾享有‘萬國津梁’之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