洧怎么讀 洧的意思
“洧”字共有1個讀音:
[wěi]

漢字 | 洧 |
---|---|
讀音 |
|
注音 | ㄨㄟˇ |
部首 | [氵] 三點水 |
筆畫 | 總筆畫:9 部外:6 |
異體字 | 有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D27 |
其它編碼 | 五筆:ideg 倉頡:ekb 鄭碼:vgq 四角:34127 |
筆順編碼 | 441132511 |
筆順筆畫 | 丶丶一一ノ丨フ一一 |
筆順名稱 | 點 點 提 橫 撇 豎 橫折鉤 橫 橫 |
洧字的意思
洧川(Wěichuān),地名,在河南。
洧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洧
wěi ㄨㄟˇ
◎ 〔洧川〕地名,在中國河南省尉氏縣。
英語 name of a river in honan
法語 rivière du Ho-Nan
洧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洧 Wěi
〈名〉
古水名 [Wei River]。源出河南登封縣陽城山,東南流至新鄭縣與溱水合,至西華縣入潁水
洧,水名。在鄭。——《廣韻》
洧字的辭典解釋
洧ㄨㄟˇwěi
參見「洧河 」條。
康熙字典解釋
洧【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榮美切《集韻》《韻會》羽軌切,??音鮪。水名。《說文》水出潁川陽城山,東南入潁。
又水名,出上郡高奴縣。《水經注》淸水東逕高奴縣,合豐林水。《前漢·地理志》謂之洧水。
又洧槃,水名,出崦嵫。《屈原·離騷》朝濯髮乎洧槃。
又曲洧,鄭地,見《左傳註》。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洧【卷十一】【水部】
水。出潁川陽城山,東南入潁。從水有聲。榮美切
說文解字注
(洧)洧水。出潁川陽城山。東南入潁。前志陽城下曰。陽城山、洧水所出。東南至長平入潁。過郡三。行五百里。過郡三者、潁川南陽汝南也。按據志則陽城縣有陽城山。許不複言陽城。如河南縣、弘農縣之例。水經曰。洧水、出河南密縣西南馬領山。東南至習城西折入於潁。酈曰。亦言出陽城山。葢馬領之統目焉。習城西折入潁、卽地理志至長平縣入潁者也。方輿紀要曰。今洧水出登封縣陽城山。經密縣至禹州新鄭縣。合溱水爲雙泊河。又經長葛縣、洧川縣、鄢陵縣、扶溝縣。至西華縣入潁。大致東南流也。一統志曰。洧水本至西華入潁。宋時導之自扶溝入蔡。左傳襄十一年濟隧。九年陰坂。廿六年涉於樂氏。說者云皆謂洧津也。從水。有聲。榮美切。古音在一部。
洧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洧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