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的讀音 浮梁的意思
1.即浮橋。 2.不良。 3.舊縣名。屬江西省。漢鄱陽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新平縣,天寶元年改名浮梁,明清皆屬饒州府。1960年并入景德鎮市。唐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后以浮梁借指商人。
- 浮
- 梁
“浮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ú liáng]
- 漢字注音:
- ㄈㄨˊ ㄌㄧㄤˊ
- 簡繁字形:
- 浮樑
- 是否常用:
- 否
“浮梁”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即浮橋。 2.不良。 3.舊縣名。屬江西省。漢鄱陽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新平縣,天寶元年改名浮梁,明清皆屬饒州府。1960年并入景德鎮市。唐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后以浮梁借指商人。 辭典解釋
浮梁 fú liáng ㄈㄨˊ ㄌㄧㄤˊ 用船筏或浮筒在水面上搭的臨時便橋。
《文選.潘岳.閑居賦》:「浮梁黝以徑度,靈臺杰其高峙。」
英語 Fuliang county in Jingdezhen 景德鎮|景德鎮, Jiangxi
德語 Fuliang (Ort in Jiangxi)? (Eig, Geo)?
網絡解釋
“浮梁”的單字解釋
【浮】:1.停留在液體表面上(跟“沉”相對):浮萍。油浮在水上。浮云。臉上浮著微笑。2.在水里游:他能一口氣浮到對岸。3.在表面上的:浮土。浮雕。4.可移動的:浮財。5.暫時的:浮記。浮支。6.輕浮;浮躁:他人太浮,辦事不踏實。7.空虛;不切實:浮名。浮夸。8.超過;多余:人浮于事。浮額。9.姓。
【梁】:1.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房梁。2.橋:橋梁。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蕭衍滅南齊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也稱蕭梁。為陳所滅。2.五代之一(907—923)。朱溫滅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為后唐所滅。5.戰國時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后,改稱梁。
“浮梁”的相關詞語
“浮梁”造句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空守船,繞船明月江水寒。
這座塔就是古代浮梁縣的標志性建筑.
浮梁古鎮,千年窯火,鑄就了你清雅的風骨.
即珠山區、昌江區、樂平縣、浮梁縣.
瑤里的瓷器,茶葉,一度成為浮梁最主要經濟支柱。
鵝湖是位于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東部的一個鎮。
我倒是覺得浮梁茶的名氣比較大。
浮梁茶葉香飄海內外,浮梁縣。
王珂勢窮,將奔京師,而人心離貳,會浮梁壞,流澌塞河,舟行甚難,珂挈其族數百人欲夜登舟,親諭守城者,皆不應。
8月中旬,先后攻占豐城、瑞州(今高安)、饒州(今波陽)、樂平、景德鎮、浮梁、都昌等地。
* 浮梁的讀音是:fú liáng,浮梁的意思: 1.即浮橋。 2.不良。 3.舊縣名。屬江西省。漢鄱陽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新平縣,天寶元年改名浮梁,明清皆屬饒州府。1960年并入景德鎮市。唐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后以浮梁借指商人。
基本解釋
1.即浮橋。 2.不良。 3.舊縣名。屬江西省。漢鄱陽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新平縣,天寶元年改名浮梁,明清皆屬饒州府。1960年并入景德鎮市。唐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后以浮梁借指商人。辭典解釋
浮梁 fú liáng ㄈㄨˊ ㄌㄧㄤˊ用船筏或浮筒在水面上搭的臨時便橋。
《文選.潘岳.閑居賦》:「浮梁黝以徑度,靈臺杰其高峙。」
英語 Fuliang county in Jingdezhen 景德鎮|景德鎮, Jiangxi
德語 Fuliang (Ort in Jiangxi)? (Eig, Geo)?
【浮】:1.停留在液體表面上(跟“沉”相對):浮萍。油浮在水上。浮云。臉上浮著微笑。2.在水里游:他能一口氣浮到對岸。3.在表面上的:浮土。浮雕。4.可移動的:浮財。5.暫時的:浮記。浮支。6.輕浮;浮躁:他人太浮,辦事不踏實。7.空虛;不切實:浮名。浮夸。8.超過;多余:人浮于事。浮額。9.姓。
【梁】:1.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房梁。2.橋:橋梁。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蕭衍滅南齊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也稱蕭梁。為陳所滅。2.五代之一(907—923)。朱溫滅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為后唐所滅。5.戰國時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后,改稱梁。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空守船,繞船明月江水寒。
這座塔就是古代浮梁縣的標志性建筑.
浮梁古鎮,千年窯火,鑄就了你清雅的風骨.
即珠山區、昌江區、樂平縣、浮梁縣.
瑤里的瓷器,茶葉,一度成為浮梁最主要經濟支柱。
鵝湖是位于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東部的一個鎮。
我倒是覺得浮梁茶的名氣比較大。
浮梁茶葉香飄海內外,浮梁縣。
王珂勢窮,將奔京師,而人心離貳,會浮梁壞,流澌塞河,舟行甚難,珂挈其族數百人欲夜登舟,親諭守城者,皆不應。
8月中旬,先后攻占豐城、瑞州(今高安)、饒州(今波陽)、樂平、景德鎮、浮梁、都昌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