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遲的讀音 淩遲的意思
凌遲 (漢語詞語)凌遲也稱陵遲,即民間所說的“千刀萬剮”。凌遲刑最早出現在五代時期,正式定為刑名是在遼,此后,金、元、明、清都規定為法定刑,是最殘忍的一種死刑。共需要用3357刀,并且要在最后一刀,也就是第3357刀,要將罪犯刺死,才能凌遲成功。
- 淩
- 遲
“淩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íng chí]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凌遲
- 是否常用:
- 否
“淩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凌遲 língchí
(1) [put to death by dismembering the body a feudal form of capital punishment]∶零割碎剮的一種酷刑。亦稱凌持
凌遲重辟
(2) [bully]∶欺凌;欺負
(3) [decay;ruin]∶衰敗,崩壞
堤防凌遲
辭典解釋
凌遲 líng chí ㄌㄧㄥˊ ㄔˊ 一稱古代的酷刑。歷代行刑之法不一,但求使被殺之人極為痛苦的慢慢死去。有的先將犯人肢體斬斷,后割咽喉處死;有的以刀剮頭、臉,斷手足,剖胸腹,再砍頭。《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凌遲者,先斷其支骿,乃抉其吭,當時之極法也。」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合擬凌遲,押付市曹中,釘上木驢,剮一百二十刀處死。」也作「凌持」、「陵遲」。
欺凌虐待。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一五出》:「事到頭來,全無區處,受盡凌遲,如今悔之無及。」
元.高文秀《諕范叔.第四折》:「去年將小子痛凌遲,今日教你也知滋味。」
敗壞、衰敗。
《漢書.卷二三.刑法志》:「今隄防凌遲,體制未立,死刑過制,生刑易犯。」
網絡解釋
凌遲 (漢語詞語)
凌遲也稱陵遲,即民間所說的“千刀萬剮”。凌遲刑最早出現在五代時期,正式定為刑名是在遼,此后,金、元、明、清都規定為法定刑,是最殘忍的一種死刑。共需要用3357刀,并且要在最后一刀,也就是第3357刀,要將罪犯刺死,才能凌遲成功。
“淩遲”的單字解釋
“淩遲”的相關詞語
* 淩遲的讀音是:líng chí,淩遲的意思:凌遲 (漢語詞語)凌遲也稱陵遲,即民間所說的“千刀萬剮”。凌遲刑最早出現在五代時期,正式定為刑名是在遼,此后,金、元、明、清都規定為法定刑,是最殘忍的一種死刑。共需要用3357刀,并且要在最后一刀,也就是第3357刀,要將罪犯刺死,才能凌遲成功。
基本解釋
凌遲 língchí
(1) [put to death by dismembering the body a feudal form of capital punishment]∶零割碎剮的一種酷刑。亦稱凌持
凌遲重辟
(2) [bully]∶欺凌;欺負
(3) [decay;ruin]∶衰敗,崩壞
堤防凌遲
辭典解釋
凌遲 líng chí ㄌㄧㄥˊ ㄔˊ一稱古代的酷刑。歷代行刑之法不一,但求使被殺之人極為痛苦的慢慢死去。有的先將犯人肢體斬斷,后割咽喉處死;有的以刀剮頭、臉,斷手足,剖胸腹,再砍頭。《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凌遲者,先斷其支骿,乃抉其吭,當時之極法也。」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合擬凌遲,押付市曹中,釘上木驢,剮一百二十刀處死。」也作「凌持」、「陵遲」。
欺凌虐待。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一五出》:「事到頭來,全無區處,受盡凌遲,如今悔之無及。」
元.高文秀《諕范叔.第四折》:「去年將小子痛凌遲,今日教你也知滋味。」
敗壞、衰敗。
《漢書.卷二三.刑法志》:「今隄防凌遲,體制未立,死刑過制,生刑易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