漬怎么讀 漬的意思

漢字 | 漬 |
---|---|
讀音 |
|
注音 | ㄗˋ |
部首 | [氵] 三點水 |
筆畫 | 總筆畫:11 部外:8 |
異體字 | 漬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繁體字形 | 漬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E0D |
其它編碼 | 五筆:igmy 倉頡:eqmo 鄭碼:vclo 四角:35182 |
筆順編碼 | 44111212534 |
筆順筆畫 | 丶丶一一一丨一丨フノ丶 |
筆順名稱 | 點 點 提 橫 橫 豎 橫 豎 橫折 撇 點 |
漬字的意思
1.浸;漚:漬麻。
2.油泥等粘在上面難以除去:不讓機器漬上油泥。
3.積存在物體上的臟物:油漬。血漬。
4.地面積水:排漬。
漬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漬
(漬)
zì ㄗˋ
浸,漚:浸漬。淹漬。漬麻。油、泥等積在上面難以除去,亦指積在物體上面難以除去的油、泥等:油漬。茶漬。染,沾染:漬染。漸漬。地面的積水:漬水。漬澇。英語 soak, steep; dye; stains; sodden
德語 durchdringen, durchfeuchten
法語 tremper,confire,tache
漬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漬
漬 zì
〈動〉
(1) (本義:短時間浸泡)
(2) 同本義 [ret;steep;soak]
漬,漚也。——《說文》
剝削淹漬以為菹。——《詩·楚茨》箋
水浸曰漬。——《通俗文》
(3) 《神農》、《后稷》藏種之方,煮馬屎以漬種者。——《論語·商蟲》
凈淘種子,漬經三宿。——賈思勰《齊民要術》
(4) 又如:漬酒(浸泡在酒里);漬痕(水侵蝕的污跡);漬漬(滿是汗水或淚水的樣子)
(5) 沖洗 [wash]。如:漬米(淘米)
(6) 染 [dye]
鐘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熾之,淳而漬之。——《周禮·考工記·鐘氏》
(7) 又如:漬浸(浸染)
(8) 沾染 [contaminate;be soiled with grease,etc.]
飛毛遍綠野,灑血漬芳叢。——杜淹《詠寒食斗雞應秦王教》
(9) 又如:漬污(污染)
(10) 染[病] [catch(a disease)]
以視孤寡老弱之漬病,窮困顏色愁悴不贍者,心身自食之。——《呂氏春秋》
(11) 又如:漬病(染病)
(12) 陷入 [get stuck]
行而供冀,非漬淖也;行而俯項,非擊戾也。——《荀子》
(13) 又如:漬淖(陷入泥沼)
詞性變化
◎ 漬
漬 zì
〈名〉
(1) 油的沉淀或渣滓 [sludge]。如:油漬
(2) 造成污跡的東西 [stain]。如:水漬;茶漬
漬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漬【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1畫
〔古文〕洓《唐韻》前知切《集韻》《韻會》疾智切,??音胔。《說文》漚也。
又浸漬也。《史記·貨殖傳》漸漬於失敎。
又染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鍾氏染羽,淳而漬之。
又獸死也。《禮·曲禮》四足曰漬。《註》漬謂相瀸汙而死。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漬【卷十一】【水部】
漚也。從水責聲。前智切〖注〗洓,古文。
說文解字注
(漬)漚也。謂浸漬也。古多假爲骴字。公羊傳大瘠。禮記注引作大漬。公羊傳。瀸者何。漬也。衆殺戍者也。周禮蠟氏。掌除骴。故書骴作脊。鄭司農云。脊讀爲漬。謂死人骨也。漢志。國亡捐瘠。孟康曰。肉腐爲瘠。按骴漬脊瘠四字、古同音通用。當是骴爲正字也。從水。??聲。前智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