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怎么讀 渾的意思
“渾”字共有1個讀音:
[hún]

漢字 | 渾 |
---|---|
讀音 |
|
注音 | ㄏㄨㄣˊ |
部首 | [氵] 三點水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9 |
異體字 | 混 渾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渾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E3E |
其它編碼 | 五筆:iplh 倉頡:ebjj 鄭碼:vwfk 四角:37152 |
筆順編碼 | 441451251112 |
筆順筆畫 | 丶丶一丶フ一丨フ一一一丨 |
筆順名稱 | 點 點 提 點 橫撇/橫鉤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
渾字的意思
同“渾”。
渾字的基本解釋
渾字的詳細解釋
渾字的辭典解釋
渾ㄏㄨㄣˊhún 形
混濁、污濁。唐·杜甫〈示從孫濟〉詩:「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渾。」宋·陸游〈游山西村〉詩:「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糊涂。如:「渾頭渾腦」、「渾渾噩噩」。《負曝閑談·第一○回》:「渾小子自有渾主意。」
全部、整個。如:「渾身解數」、「渾身發抖」。唐·戎昱〈苦哉行〉五首之四:「身為最小女,偏得渾家憐。」
副完全、簡直。如:「渾然天成」、「渾然忘我」。唐·杜甫〈春望〉詩:「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渾ㄍㄨㄣˇgǔn參見「[[渾渾]]」條。
渾ㄏㄨㄣˋhùn 動混雜。《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今賢不肖渾殽,白黑不分,邪正雜糅,忠讒并進。」
形大。《文選·班固·幽通賦》:「渾元運物,流不處兮。」唐·秦韜玉〈紫騮馬〉詩:「臕大宜懸銀壓胯,力渾欺卻玉銜頭。」
康熙字典解釋
渾【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戸昆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昆切,??音魂。《說文》混流聲。《枚乗·七發》沌沌渾渾。《註》渾渾,波相隨貌。
又洿下貌。
又濁也。《老子·道德經》渾兮其若濁。
又大也。《班固·幽通賦》渾元運物。
又肧渾,言如肧胎之渾然也。《郭璞·江賦》類肧渾之未凝。
又齊同也。《孫綽·天臺賦》渾萬象以冥觀。
又《集韻》戸袞切,音溷。豐流也。一曰雜流。《前漢·劉向傳》賢不肖渾淆。
又《揚子·方言》渾,盛也。《註》們渾,肥滿也。
又《爾雅·釋詁》渾,墜也。《註》水落貌。
又姓。《左傳》鄭大夫渾罕。
又古本切,音袞。與滾同。大水流貌。《荀子·富國篇》財貨渾渾如泉源。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渾【卷十一】【水部】
混流聲也。從水軍聲。一曰洿下皃。戶昆切
說文解字注
(渾)溷流聲也。溷作混者誤。溷、亂也。酈善長謂二水合流爲渾濤。今人謂水濁爲渾。從水。軍聲。戶昆切。十三部。一曰洿下也。洿下曰。一曰窊下也。
渾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渾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