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蓀的讀音 溪蓀的意思
溪蓀 (植物)Iris sanguinea (學名:Iris sanguinea Donn ex Horn.):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斜伸,須根繩索狀,灰白色,有皺縮的橫紋。葉條形,中脈不明顯。花莖光滑,實心,具1-2枚莖生葉;苞片3枚,膜質,綠色,披針形,內包含有2朵花;花天藍色,直徑6-7厘米;外花被裂片倒卵形,基部有黑褐色的網紋及黃色的斑紋,爪部楔形,內花被裂片直立,狹倒卵形。果實長卵狀圓柱形,有6條明顯的肋,成熟時自頂端向下開裂至1/3處。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于沼澤地、濕草地或向陽坡地。產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也產于日本、朝鮮及蘇聯。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 溪
- 蓀
“溪蓀”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ī sūn]
- 漢字注音:
- ㄒㄧ ㄙㄨㄣ
- 簡繁字形:
- 溪蓀
- 是否常用:
- 否
“溪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菖蒲的別名。生于溪澗,故名。
網絡解釋
溪蓀 (植物)
Iris sanguinea (學名:Iris sanguinea Donn ex Horn.):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斜伸,須根繩索狀,灰白色,有皺縮的橫紋。葉條形,中脈不明顯。花莖光滑,實心,具1-2枚莖生葉;苞片3枚,膜質,綠色,披針形,內包含有2朵花;花天藍色,直徑6-7厘米;外花被裂片倒卵形,基部有黑褐色的網紋及黃色的斑紋,爪部楔形,內花被裂片直立,狹倒卵形。果實長卵狀圓柱形,有6條明顯的肋,成熟時自頂端向下開裂至1/3處。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于沼澤地、濕草地或向陽坡地。產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也產于日本、朝鮮及蘇聯。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溪蓀”的單字解釋
“溪蓀”的相關詞語
* 溪蓀的讀音是:xī sūn,溪蓀的意思:溪蓀 (植物)Iris sanguinea (學名:Iris sanguinea Donn ex Horn.):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斜伸,須根繩索狀,灰白色,有皺縮的橫紋。葉條形,中脈不明顯。花莖光滑,實心,具1-2枚莖生葉;苞片3枚,膜質,綠色,披針形,內包含有2朵花;花天藍色,直徑6-7厘米;外花被裂片倒卵形,基部有黑褐色的網紋及黃色的斑紋,爪部楔形,內花被裂片直立,狹倒卵形。果實長卵狀圓柱形,有6條明顯的肋,成熟時自頂端向下開裂至1/3處。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于沼澤地、濕草地或向陽坡地。產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也產于日本、朝鮮及蘇聯。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解釋
菖蒲的別名。生于溪澗,故名。溪蓀 (植物)
Iris sanguinea (學名:Iris sanguinea Donn ex Horn.):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斜伸,須根繩索狀,灰白色,有皺縮的橫紋。葉條形,中脈不明顯。花莖光滑,實心,具1-2枚莖生葉;苞片3枚,膜質,綠色,披針形,內包含有2朵花;花天藍色,直徑6-7厘米;外花被裂片倒卵形,基部有黑褐色的網紋及黃色的斑紋,爪部楔形,內花被裂片直立,狹倒卵形。果實長卵狀圓柱形,有6條明顯的肋,成熟時自頂端向下開裂至1/3處。花期5-6月,果期7-9月。生于沼澤地、濕草地或向陽坡地。產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也產于日本、朝鮮及蘇聯。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