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溽怎么讀 溽的意思

    “溽”字共有1個讀音: [rù]  
    溽
    漢字
    讀音 [rù]
    注音 ㄖㄨˋ
    部首 [氵]  三點水
    筆畫 總筆畫:13 部外:10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6EBD
    其它編碼 五筆:idff 倉頡:emvi 鄭碼:vgds 四角:31143
    筆順編碼 4411311534124
    筆順筆畫 丶丶一一ノ一一フノ丶一丨丶
    筆順名稱 點 點 提 橫 撇 橫 橫 豎提 撇 捺 橫 豎鉤 點

    溽字的意思

    濕:溽暑(夏季潮濕而悶熱的天氣)。

    溽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rù ㄖㄨˋ

    濕潤;悶熱:溽暑。溽熱。味深厚:“其飲食不溽”。

    英語 moist, humid, muggy

    德語 abschw?chen, d?mpfen

    法語 moite,lourd,humide

    溽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形〉

    (1) (形聲。從水,辱聲。本義:濕熱)

    (2) 同本義 [damp;humid]

    溽,濕暑也。——《說文》

    土潤溽暑。——《禮記·月令》。注;“潤溽謂涂濕也。”

    (3) 又如:溽夏(濕熱的夏天);溽景(溽暑的烈日);溽蒸(溽熱,濕熱);溽潤(濕潤);溽露(繁多的露水)

    (4) 味濃厚,尤指美味 [delicious]

    其居處不淫,其飲食不溽。——《禮記·儒行》

    詞性變化

    〈名〉

    古水名,溽水。在今江蘇省溧陽縣 [Ru River]

    己酉,天子飲于溽水之上。——《穆天子傳》

    溽字的辭典解釋

    溽ㄖㄨˋrù 形

    潮濕。《文選·郭璞·江賦》:「林無不溽,岸無不津。」

    濃厚。《禮記·儒行》:「其居處不淫,其飲食不溽。」唐·孔穎達·正義:「飲食不溽者,溽之言欲也,即濃厚也。」

    康熙字典解釋

    溽【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而蜀切《集韻》《韻會》儒欲切,??音辱。《說文》濕暑也。《禮·月令》土潤溽暑。

    又《博雅》濕也。《郭璞·江賦》林無不溽。

    又濃厚也。《禮·儒行》其飮食不溽。《註》恣滋味爲溽,溽之言欲也。《疏》言飮食尚質,不濃厚也。

    又水名。《穆天子傳》已酉,天子飮于溽水之上。

    又《楊氏古音》人余切。《古歸藏易》需卦作溽字,同濡。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溽【卷十一】【水部】

    溼暑也。從水辱聲。而蜀切

    說文解字注

    (溽)溽暑、溼暑也。溽暑二字依李善注悼亡詩補。月令。季夏、土潤溽暑。鄭曰。潤溽、謂塗溼也。潤溽雙聲字。記言土塗溼而暑上烝也。塗讀如雨雪載塗之塗。許以溼暑釋記溽暑。後人妄刪。非是。大雅雲漢傳曰。蕰蕰而暑。隆隆而雷。蟲蟲而??。此暑??之別。暑言下溼。??言上燥也。謂之溽者、濃也。厚也。儒行注曰。恣滋味爲溽。月令溽本或作辱。從水。辱聲。而蜀切。三部。

    溽字組詞

    溽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溽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