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的讀音 滕王閣的意思
滕王閣 (江西南昌滕王閣)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被封于山東滕州,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閣樓名曰“滕王閣”(已被毀)。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閣”。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為后人熟知,成為永恒的經典。 滕王閣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岳陽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后共重建達29次之多,屢毀屢建。 2018年10月29日,南昌滕王閣旅游區被文化和旅游部批準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 滕
- 王
- 閣
“滕王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éng wáng gé]
- 漢字注音:
- ㄊㄥˊ ㄨㄤˊ ㄍㄜˊ
- 簡繁字形:
- 滕王閣
- 是否常用:
- 否
“滕王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在江西省南昌市沿江路贛江邊。建于公元653-659年。因是洪州都督滕王李元嬰(唐太宗弟)所建而得名。以唐代著名詩人王勃寫《滕王閣序》而聞名于世。與湖南岳陽樓、湖北黃鶴樓并稱江南三大名樓。1926年被北洋軍閥鄧如琢燒毀,1985-1989年重建。占地43萬平方米,高9層,575米。飛檐翹角,氣勢雄偉。為南昌游覽勝地。辭典解釋
滕王閣 téng wáng gé ㄊㄥˊ ㄨㄤˊ ㄍㄜˊ 位于今江西省新建縣城西章江門上的一座閣樓。為唐高祖子滕王元嬰當洪州刺史時所建,落成之日,適被封為滕王,因以名閣。
網絡解釋
滕王閣 (江西南昌滕王閣)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被封于山東滕州,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閣樓名曰“滕王閣”(已被毀)。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閣”。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為后人熟知,成為永恒的經典。
滕王閣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岳陽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后共重建達29次之多,屢毀屢建。
2018年10月29日,南昌滕王閣旅游區被文化和旅游部批準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滕王閣”的單字解釋
【滕】:1.周朝國名,在今山東滕州一帶。2.姓。
【王】:[wáng]1.君主;最高統治者:君王。國王。女王。2.封建社會的最高爵位:王爵。親王。王侯。3.首領;頭目:占山為王。擒賊先擒王。4.同類中居首位的或特別大的:蜂王。蟻王。王蛇。花中之王。5.輩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強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稱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閣】:1.舊時樓房的一種,一般兩層,周圍開窗,多建于高處,可憑高遠望。2.女子臥室的舊稱:閨閣。出閣(出嫁)。3.指內閣:組閣。閣員。4.存放東西的架子:束之高閣。5.“閤”,另同“”;另音hé,同“合”
“滕王閣”的相關詞語
“滕王閣”造句
滕王閣修建在重巒疊嶂之間,因地制宜,美不勝收,是四大名樓之一。
黃鶴樓位于武昌蛇山之巔,自古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這幅磨漆畫寄托了今人對“滕王閣”創始人李元嬰的懷念。
“鐘鼎樓”取自唐朝王勃《滕王閣序》的名句“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
2011年的暑假,大二放假了的王勃,因為名字和滕王閣序的作者是同名,于是,心聲好奇之心來到了滕王閣,想目睹一下當年王勃的迷失之地江西南昌。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是王勃《滕王閣序》中對“洪都故郡”百姓生活的生動描述。
記得《滕王閣序》中有一句話是‘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當然,人們也不會忘記那片最著名的《滕王閣序》,該駢體文中的涉及的東西大都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唐代王勃在《滕王閣詩序》中所寫“虹銷雨霽,彩徹云衢。
年輕的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說,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 滕王閣的讀音是:téng wáng gé,滕王閣的意思:滕王閣 (江西南昌滕王閣)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被封于山東滕州,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閣樓名曰“滕王閣”(已被毀)。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閣”。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為后人熟知,成為永恒的經典。 滕王閣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岳陽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后共重建達29次之多,屢毀屢建。 2018年10月29日,南昌滕王閣旅游區被文化和旅游部批準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基本解釋
在江西省南昌市沿江路贛江邊。建于公元653-659年。因是洪州都督滕王李元嬰(唐太宗弟)所建而得名。以唐代著名詩人王勃寫《滕王閣序》而聞名于世。與湖南岳陽樓、湖北黃鶴樓并稱江南三大名樓。1926年被北洋軍閥鄧如琢燒毀,1985-1989年重建。占地43萬平方米,高9層,575米。飛檐翹角,氣勢雄偉。為南昌游覽勝地。辭典解釋
滕王閣 téng wáng gé ㄊㄥˊ ㄨㄤˊ ㄍㄜˊ位于今江西省新建縣城西章江門上的一座閣樓。為唐高祖子滕王元嬰當洪州刺史時所建,落成之日,適被封為滕王,因以名閣。
滕王閣 (江西南昌滕王閣)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后世。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被封于山東滕州,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閣樓名曰“滕王閣”(已被毀)。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閣”。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為后人熟知,成為永恒的經典。
滕王閣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岳陽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后共重建達29次之多,屢毀屢建。
2018年10月29日,南昌滕王閣旅游區被文化和旅游部批準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滕】:1.周朝國名,在今山東滕州一帶。2.姓。
【王】:[wáng]1.君主;最高統治者:君王。國王。女王。2.封建社會的最高爵位:王爵。親王。王侯。3.首領;頭目:占山為王。擒賊先擒王。4.同類中居首位的或特別大的:蜂王。蟻王。王蛇。花中之王。5.輩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強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稱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閣】:1.舊時樓房的一種,一般兩層,周圍開窗,多建于高處,可憑高遠望。2.女子臥室的舊稱:閨閣。出閣(出嫁)。3.指內閣:組閣。閣員。4.存放東西的架子:束之高閣。5.“閤”,另同“”;另音hé,同“合”
滕王閣修建在重巒疊嶂之間,因地制宜,美不勝收,是四大名樓之一。
黃鶴樓位于武昌蛇山之巔,自古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這幅磨漆畫寄托了今人對“滕王閣”創始人李元嬰的懷念。
“鐘鼎樓”取自唐朝王勃《滕王閣序》的名句“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
2011年的暑假,大二放假了的王勃,因為名字和滕王閣序的作者是同名,于是,心聲好奇之心來到了滕王閣,想目睹一下當年王勃的迷失之地江西南昌。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是王勃《滕王閣序》中對“洪都故郡”百姓生活的生動描述。
記得《滕王閣序》中有一句話是‘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當然,人們也不會忘記那片最著名的《滕王閣序》,該駢體文中的涉及的東西大都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唐代王勃在《滕王閣詩序》中所寫“虹銷雨霽,彩徹云衢。
年輕的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說,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