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漁人得利的讀音 漁人得利的意思

    【解釋】趁著雙方爭執不下而從中得到好處。【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二》:“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示例】鷸蚌相持,自己~。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 rén

    “漁人得利”的讀音

    拼音讀音
    [yú rén dé lì]
    漢字注音:
    ㄩˊ ㄖㄣˊ ㄉㄜ ㄌㄧˋ
    簡繁字形:
    漁人得利
    是否常用:

    “漁人得利”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戰國策?燕策二》:“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后因以“漁人得利”比喻雙方相爭,卻讓第三者坐收其利。亦作:漁翁得利

    辭典解釋

    漁人得利  yú rén dé lì  ㄩˊ ㄖㄣˊ ㄉㄜˊ ㄌㄧˋ  

    比喻雙方爭持不下,而使第三者獲利。參見「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條。
    《醒世恒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李都管本欲唆孫寡婦、裴九老兩家與劉秉義講嘴,鷸蚌相持,自己漁人得利。」

    網絡解釋

    【解釋】趁著雙方爭執不下而從中得到好處。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二》:“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

    【示例】鷸蚌相持,自己~。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漁人得利”的單字解釋

    】:1.捕魚:“竭澤而漁”。宋?歐陽修《醉翁亭記》:“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2.用不正當的手段掠奪、謀取。《商君書?修權》:“秩官之吏,隱下以漁百姓,此民之蠹也。”《元史?卷一七三?崔斌傳》:“既至,凡前日蠹國漁民不法之政,悉釐正之。”3.與捕魚有關的:“漁業”、“漁翁”、“漁船”。4.姓。如宋代有漁陽鴻。
    】: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dé]1.得到(跟“失”相對):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件事辦成了你也會得些好處。2.演算產生結果:二三得六。五減一得四。3.適合:得用。得體。4.得意:自得。5.完成:飯得了。衣服還沒有做得。6.用于結束談話的時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這么辦。得了,別說了。7.用于情況不如人意的時候,表示無可奈何:得,這一張又畫壞了!8.助動詞。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許可(多見于法令和公文):這筆錢非經批準不得擅自動用。9.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可能這樣(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剛動手挖,沒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已經完成(多見于早期白話):出得門來。[děi]1.助動詞。需要:這個工程得三個月才能完。修這座水庫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無須”或“不用”,不說“不得”。3.助動詞。表示揣測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滿意:這個沙發坐著真得。
    】:1.鋒利;銳利(跟“鈍”相對):利刃。利爪。2.順利;便利:不利。成敗利鈍。3.利益(跟“害、弊”相對):利弊。有利。興利除害。4.利潤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銷。本利兩清。5.使有利:利國利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6.姓。

    “漁人得利”的相關詞語

    * 漁人得利的讀音是:yú rén dé lì,漁人得利的意思:【解釋】趁著雙方爭執不下而從中得到好處。【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二》:“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示例】鷸蚌相持,自己~。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