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漦怎么讀 漦的意思

    “漦”字共有1個讀音: [chí]  
    漦
    漢字
    讀音 [chí]
    注音 ㄔˊ
    部首 [水]  水字旁
    筆畫 總筆畫:15 部外:11
    異體字 ??
    字形結構 左上包圍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6F26
    其它編碼 五筆:fiti|ftdi 倉頡:jkme 鄭碼:bdgk 四角:58292
    筆順編碼 112343134132534
    筆順筆畫 一一丨ノ丶ノ一ノ丶一ノ丨フノ丶
    筆順名稱 橫 橫 豎 撇 點 撇 橫 撇 點 橫 撇 豎鉤 橫撇/橫鉤 撇 捺

    漦字的意思

    (魚或龍的)涎沫。

    漦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chí ㄔˊ

    魚等的涎沫:“卜請其漦而藏之。”滲流。

    英語 saliva; spittle; flowing downstream

    德語 Schleim (S)

    法語 aller avec le courant,mucus,crachat

    漦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chí

    〈名〉

    (1) 滲流 [seepage]

    漦,順流也。——《說文》

    卜請漦而藏之。——《國語·鄭語》。注:“龍所吐沫,龍之精氣也。”

    漦血也。——《漢書·五行志》

    (2) 魚或龍之類的涎沫 [saliva of fish or dragon]。如:漦龍(吐涎沫的龍。也稱作惡龍)

    (3) 古水名 [the Chi River]

    漦,水名。——《說文》。 朱駿聲通訓定聲: 陜西乾州武功縣南有古 漦城,疑其地有 漦水。

    漦字的辭典解釋

    漦ㄌㄧˊlí動

    順流。《說文解字·水部》:「漦,順流也。」

    龍或魚的唾液。《國語·鄭語》:「卜請其漦而藏之,吉。」三國吳·韋昭·注:「漦,龍所吐沫,龍之精氣也。」《文選·班固·幽通賦》:「震鱗漦于夏庭兮,匝三正而滅姬。」

    康熙字典解釋

    漦【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集韻》《韻會》??俟甾切,音狋。《說文》順流也。一曰水名。

    又《爾雅·釋言》漦盝也。《李巡云》吐沫漦也。

    又《集韻》升基切,音?。

    又充之切,音蚩。

    又陵之切,音釐。

    又魚其切,音疑。義??同。

    又郎才切,音來。地名,在扶風美陽。《史記·樊噲傳》從攻雍漦城。通作斄,又作釐。

    又湯來切,音胎。與邰同。

    又棧山切,魚龍身濡滑者。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漦【卷十一】【水部】

    順流也。一曰水名。從水??聲。俟甾切

    說文解字注

    (漦)順流也。順下之流也。釋言曰。漦、盝也。盝同漉酒之漉。國語、史記龍漦。韋昭曰。漦、龍所吐沫。按龍沫必徐徐漉下。故亦謂之漦。一曰水名。未詳。從水。??聲。俟甾切。一部。

    漦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漦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