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怎么讀 漳的意思

漢字 | 漳 |
---|---|
讀音 |
|
注音 | ㄓㄤ |
部首 | [氵] 三點水 |
筆畫 | 總筆畫:14 部外:11 |
異體字 | 章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F33 |
其它編碼 | 五筆:iujh 倉頡:eytj 鄭碼:vske 四角:30146 |
筆順編碼 | 44141431251112 |
筆順筆畫 | 丶丶一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一丨 |
筆順名稱 | 點 點 提 點 橫 點 撇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
漳字的意思
用于水名、地名,如漳河(水名,在河北)、漳江(水名,在福建)、漳州(地名,在福建)。
漳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漳
zhāng ㄓㄤˉ
〔漳河〕水名,源出中國山西省,流至河北省入衛河。〔漳江〕水名,在中國福建省。英語 name of a river in Henan
法語 (nom d'une rivière dans le Fujian)?
漳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漳 Zhāng
〈名〉
(1) 水名 [Zhang River]
漳,濁漳,出 上黨長子鹿谷山東入 清漳。——《說文》
清漳,出沾山大要谷北入河。——《說文》
(2) 即漳水有二源:一稱濁漳水,發源于山西省長子縣,東北流至襄垣縣北,東南流入河南省林縣北界,與清漳水合;一稱清漳水,發源于山西省昔陽縣南,南流入河南省林縣北界,與濁漳水合
(3) 古州名 [Zhang state]。唐垂拱二年置,治所在福建省漳浦縣,乾元初,移治龍溪,即今漳州市
漳字的辭典解釋
參見「漳江 」條。
康熙字典解釋
漳【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集韻》《韻會》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章。水名。《周禮·夏官·職方氏》冀州,其川漳。《山海經》發鳩之山,漳水出焉。
又東北百二十里曰少山,淸漳水出焉。
又水出南郡臨沮。《山海經》荊山,漳水出焉。
又州名。《韻會》唐折福州西南境,置漳州。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漳【卷十一】【水部】
濁漳,出上黨長子鹿谷山,東入清漳。清漳,出沾山大要谷,北入河。南漳,出南郡臨沮。從水章聲。諸良切
說文解字注
(漳)水名。從水。章聲。韻會所據鍇本如此。諸良切。十部。水名二字、古本當作漳水也三字。濁漳、出上黨長子鹿谷山。東入淸漳。上黨郡長子、二志同。本晉邑。見左傳、國語。今山西潞安府長子縣縣西南有故長子城是也。前志長子下曰。鹿谷山、濁漳水所出。東至鄴。入淸漳。水經曰。濁漳水、出上黨長子縣西發鳩山。酈曰。漳水、出鹿谷山。與發鳩連麓而在南。淮南子謂之發苞山。故異名互見也。按今濁漳水出山西長子縣西五十里之發鳩山。經潞安府、潞城縣、襄垣縣、黎、城縣。入河南林縣畍。合於淸漳。禹貢所謂衡漳也。淸漳、出沾山大要谷。北入河。上黨郡沾、二志同。師古曰。沾音他兼反。今山西平定州樂平縣縣西南三十里有沾縣故城。前志沾下曰。大黽谷。淸漳水所出。東北至阜成入大河。過郡五。行千六百八十里。冀州川。過郡五者、上黨魏郡淸河信都勃海也。水經曰。淸漳水出上黨沾縣西北少山大要谷。至武安縣黍窖邑。入於濁漳。按志言濁漳入淸漳。淸漳入河。經言淸漳入濁漳。濁漳會虖沱入海。乖異者、當緣作水經時與作志時異也。許云入河、與志合。王氏應麟曰。漳水舊入河。周定王五年。河徙而南。故漳水不入河而自達於海。王氏特臆度之詞。依班、許則漢時未嘗不入河也。今淸漳出樂平縣西南二十里之少山。經和順縣、遼州、河南涉縣。至林縣交漳口合濁漳。旣合之後。入直??畍。移徙分合。自昔不常。今則一派至山東臨淸州入運河。一派在直??新河縣入北泊。會滹沱。至天津入海。詳見水道提綱。南漳、出南郡臨沮。南郡臨沮、二志同。今湖北襄陽府南漳縣縣西南六十里有臨沮故城是也。左傳曰。江漢雎漳。楚之望也。雎卽出漢中房陵之沮水。見上文。前志臨沮下曰。禹貢南條、荊山在東北。漳水所出。東至江陵入陽水。陽水入沔。行六百里。按志不言沮者、以漳該沮也。其云陽水、葢謂沮水也。水經曰。漳水出臨沮縣東荊山。東南至枝江縣北烏扶邑。入於江。酈氏曰。今漳水於當陽縣之東南百里餘而右會沮水也。按今漳水源自鄖陽府房縣景山、至保康縣境會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