灃怎么讀 灃的意思
“灃”字共有1個讀音:
[fēng]

漢字 | 灃 |
---|---|
讀音 |
|
注音 | ㄈㄥ |
部首 | [氵] 三點水 |
筆畫 | 總筆畫:21 部外:18 |
異體字 | 灃 酆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灃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043 |
其它編碼 | 五筆:idhu|imdu 倉頡:eujt 鄭碼:vci 四角:32118 |
筆順編碼 | 441111221112521251431 |
筆順筆畫 | 丶丶一一一一丨丨一一一丨フ丨一丨フ一丶ノ一 |
筆順名稱 | 點 點 提 橫 橫 橫 豎 豎 橫 橫 橫 豎 豎折/豎彎 豎 橫 豎 橫折 橫 點 撇 橫 |
灃字的意思
同“灃”。
灃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灃
fēng ㄈㄥˉ
◎ 同“灃”。
英語 river in Shanxi province
德語 verregnen (V)
法語 cours d'eau Feng (Shaanxi)?
灃字的詳細解釋
灃字的辭典解釋
灃ㄈㄥfēng
參見「灃水 」條。
康熙字典解釋
灃【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22畫,部外筆畫:18畫
《廣韻》敷空切《集韻》《韻會》敷馮切,??音豐。水名。《前漢·地理志》水出扶風鄠縣東南。《書·禹貢》灃水攸同。
又作豐。《詩·大雅》豐水東注。亦作鄷。《潘岳·關中記》鄷鄗潦潏。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酆【卷六】【邑部】
周文王所都。在京兆杜陵西南。從邑豐聲。敷戎切
說文解字注
(酆)周文王所都。詩書皆作豐。左傳。酆、文之昭也。字從邑。前後二志亦作酆。大雅曰。旣伐于崇。作邑于豐。杜預曰。酆在鄠縣。後志曰。酆在京兆杜陵西南。在京兆杜陵西南。京兆尹杜陵、二志同。今陜西西安府府東南十五里有故杜陵城。從邑。豐聲。敷戎切。九部。
灃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灃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