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會的讀音 照會的意思
照會 照會(diplomatic note)是指國際間交往的書信形式,是對外交涉和禮儀往來的一種重要手段。照會的使用及其內容體現國家的立場,涉及國家關系,必須慎重對待。即使是一件純屬事務性的照會,如果格式、行文不符合常規,也可能會引起收件人誤解,產生不良后果。另一方面,照會處理要及時,簽收或拒收、答復或不予置理、及時辦理或拖延,都是一種政治態度。一般情況下,除了某些純屬周知性照會,均應以相應的方式答復、答謝對方。
- 照
- 會
“照會”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ào huì]
- 漢字注音:
- ㄓㄠˋ ㄏㄨㄟˋ
- 簡繁字形:
- 照會
- 是否常用:
- 是
“照會”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照會 zhàohuì
(1) [present (或deliver, address) a note to (a government)]∶一國政府把自己對于彼此相關的事件的意見通知另一國政府
照會各國使館
(2) [note]∶這一性質的外交文件
(3) [license]∶指執照或憑證
兵頭給你照會,送你出境。——《恨海》
(4) [notify]∶招呼;通知
我都曉得了,不消你去打照會
(5) [tell]∶吩咐,關照
隊長照會每個人帶好行李
辭典解釋
照會 zhào huì ㄓㄠˋ ㄏㄨㄟˋ 通知、知會。
《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匡超人遞個眼色與他,那童生是照會定了的,使不歸號,悄悄站在黑影里。」
核對審察。
《宋史.卷九三.河渠志三》:「訪聞先朝水官孫民先,元祐六年水官賈種民各有河議,乞取索照會。」
執照、憑證。
《恨海.第七回》:「你這里有甚么貴重東西?要到那里去?你說了,兵頭給你照會,送你出境。」
察照知會。指外交部對外國使節,或是各省長官對外國領事所遞交的一種外交文書。亦即一國政府將彼此相關的某一事件的意見通知另一國政府。
也稱為「通牒」、「外交照會」。
網絡解釋
照會
照會(diplomatic note)是指國際間交往的書信形式,是對外交涉和禮儀往來的一種重要手段。照會的使用及其內容體現國家的立場,涉及國家關系,必須慎重對待。即使是一件純屬事務性的照會,如果格式、行文不符合常規,也可能會引起收件人誤解,產生不良后果。另一方面,照會處理要及時,簽收或拒收、答復或不予置理、及時辦理或拖延,都是一種政治態度。一般情況下,除了某些純屬周知性照會,均應以相應的方式答復、答謝對方。
“照會”的單字解釋
【照】:1.照射:日照。陽光照在窗臺上。用手電筒照一照。2.對著鏡子或其他反光的東西看自己的影子;有反光作用的東西把人或物的形象反映出來:照鏡子。湖面如鏡,把岸上的樹木照得清清楚楚。3.拍攝(相片、電影):這張相片照得很好。4.相片:小照。玉照。5.執照;政府所發的憑證:車照。護照。牌照。取締無照攤販。6.照料:照管。照應。7.通知:關照。照會。8.比照:查照。對照。9.知曉;明白:心照不宣。10.姓。
【會】:[huì]1.聚合;合在一起:會合。會齊。會診。會審。2.見面;會見:會面。會客。昨天沒有會著他。3.有一定目的的集會:晚會。舞會。開會。報告會。晚上有一個會。4.某些團體:工會。婦女聯合會。5.廟會:趕會。6.民間朝山進香或酬神求年成時所組織的集體活動,如香會、迎神賽會等。7.民間一種小規模經濟互助組織,入會成員按期平均交款,分期輪流使用。8.主要的城市:都會。省會。9.時機:機會。適逢其會。10.應當:長風破浪會有時。11.理解;懂得:體會。誤會。心領神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12.熟習;通曉:會英文。會兩出京戲。13.助動詞。表示懂得怎樣做或有能力做(多半指需要學習的事情):我不會滑冰。這孩子剛會走路,還不大會說話。14.助動詞。表示擅長:能說會道。會寫會畫的人倒不太講究紙的好壞。15.助動詞。表示有可能實現:他不會不來。樹上的果子熟了,自然會掉下來。16.付賬:會賬。我會過了。17.見〖會兒〗、〖會子〗。[kuài]總計:會計。
“照會”的相關詞語
“照會”造句
日本駐北京臨時代理公使小村壽太郎照會*理衙門,聲明根據。戚其章
中方還就此向美方遞交了正式照會。
在莫斯科,俄羅斯照會韓國和美國大使,以表達對這次實戰演習的“極度擔憂”。
方法:回溯性分析臺大醫院精神部之結構性照會資料庫。
入職以來三個月,本人嚴格依照會計法和公司財務管理制度的規定,順利完成了出納的各項工作。
正式照會實質上是正式的個人函件。
發送或接收一幅新的快照會覆蓋前面的圖象.
我們今天就得派人把這個照會送交他們.
通知照會的手續由外交部辦理.
恒天然照會圣元,同樣的奶粉原料從本土和從歐洲進口乳漿清。雌激素被禁止加入奶粉產品。鄧說。
* 照會的讀音是:zhào huì,照會的意思:照會 照會(diplomatic note)是指國際間交往的書信形式,是對外交涉和禮儀往來的一種重要手段。照會的使用及其內容體現國家的立場,涉及國家關系,必須慎重對待。即使是一件純屬事務性的照會,如果格式、行文不符合常規,也可能會引起收件人誤解,產生不良后果。另一方面,照會處理要及時,簽收或拒收、答復或不予置理、及時辦理或拖延,都是一種政治態度。一般情況下,除了某些純屬周知性照會,均應以相應的方式答復、答謝對方。
基本解釋
照會 zhàohuì
(1) [present (或deliver, address) a note to (a government)]∶一國政府把自己對于彼此相關的事件的意見通知另一國政府
照會各國使館
(2) [note]∶這一性質的外交文件
(3) [license]∶指執照或憑證
兵頭給你照會,送你出境。——《恨海》
(4) [notify]∶招呼;通知
我都曉得了,不消你去打照會
(5) [tell]∶吩咐,關照
隊長照會每個人帶好行李
辭典解釋
照會 zhào huì ㄓㄠˋ ㄏㄨㄟˋ通知、知會。
《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匡超人遞個眼色與他,那童生是照會定了的,使不歸號,悄悄站在黑影里。」
核對審察。
《宋史.卷九三.河渠志三》:「訪聞先朝水官孫民先,元祐六年水官賈種民各有河議,乞取索照會。」
執照、憑證。
《恨海.第七回》:「你這里有甚么貴重東西?要到那里去?你說了,兵頭給你照會,送你出境。」
察照知會。指外交部對外國使節,或是各省長官對外國領事所遞交的一種外交文書。亦即一國政府將彼此相關的某一事件的意見通知另一國政府。
也稱為「通牒」、「外交照會」。
照會
照會(diplomatic note)是指國際間交往的書信形式,是對外交涉和禮儀往來的一種重要手段。照會的使用及其內容體現國家的立場,涉及國家關系,必須慎重對待。即使是一件純屬事務性的照會,如果格式、行文不符合常規,也可能會引起收件人誤解,產生不良后果。另一方面,照會處理要及時,簽收或拒收、答復或不予置理、及時辦理或拖延,都是一種政治態度。一般情況下,除了某些純屬周知性照會,均應以相應的方式答復、答謝對方。
【照】:1.照射:日照。陽光照在窗臺上。用手電筒照一照。2.對著鏡子或其他反光的東西看自己的影子;有反光作用的東西把人或物的形象反映出來:照鏡子。湖面如鏡,把岸上的樹木照得清清楚楚。3.拍攝(相片、電影):這張相片照得很好。4.相片:小照。玉照。5.執照;政府所發的憑證:車照。護照。牌照。取締無照攤販。6.照料:照管。照應。7.通知:關照。照會。8.比照:查照。對照。9.知曉;明白:心照不宣。10.姓。
【會】:[huì]1.聚合;合在一起:會合。會齊。會診。會審。2.見面;會見:會面。會客。昨天沒有會著他。3.有一定目的的集會:晚會。舞會。開會。報告會。晚上有一個會。4.某些團體:工會。婦女聯合會。5.廟會:趕會。6.民間朝山進香或酬神求年成時所組織的集體活動,如香會、迎神賽會等。7.民間一種小規模經濟互助組織,入會成員按期平均交款,分期輪流使用。8.主要的城市:都會。省會。9.時機:機會。適逢其會。10.應當:長風破浪會有時。11.理解;懂得:體會。誤會。心領神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12.熟習;通曉:會英文。會兩出京戲。13.助動詞。表示懂得怎樣做或有能力做(多半指需要學習的事情):我不會滑冰。這孩子剛會走路,還不大會說話。14.助動詞。表示擅長:能說會道。會寫會畫的人倒不太講究紙的好壞。15.助動詞。表示有可能實現:他不會不來。樹上的果子熟了,自然會掉下來。16.付賬:會賬。我會過了。17.見〖會兒〗、〖會子〗。[kuài]總計:會計。
日本駐北京臨時代理公使小村壽太郎照會*理衙門,聲明根據。戚其章
中方還就此向美方遞交了正式照會。
在莫斯科,俄羅斯照會韓國和美國大使,以表達對這次實戰演習的“極度擔憂”。
方法:回溯性分析臺大醫院精神部之結構性照會資料庫。
入職以來三個月,本人嚴格依照會計法和公司財務管理制度的規定,順利完成了出納的各項工作。
正式照會實質上是正式的個人函件。
發送或接收一幅新的快照會覆蓋前面的圖象.
我們今天就得派人把這個照會送交他們.
通知照會的手續由外交部辦理.
恒天然照會圣元,同樣的奶粉原料從本土和從歐洲進口乳漿清。雌激素被禁止加入奶粉產品。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