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歸梁的讀音 燕歸梁的意思
燕歸梁 燕歸梁,詞牌名,又名“悟黃粱”“醉紅妝”“雙雁兒”“折丹桂”,以北宋晏殊詞《珠玉詞》為正體,雙片五十一字,前段二十五字四句四平韻,后段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韻。作品音節響亮,急促、熱烈,特點顯著。諸家用于壽詞外,或祝頌、抒情、寫景均宜。代表作品有宋晏殊《燕歸梁·雙燕歸飛繞畫堂》、宋柳永《燕歸梁·輕躡羅鞋掩絳綃》等。
- 燕
- 歸
- 梁
“燕歸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àn guī liáng]
- 漢字注音:
- ㄧㄢˋ ㄍㄨㄟ ㄌㄧㄤˊ
- 簡繁字形:
- 燕歸梁
- 是否常用:
- 否
“燕歸梁”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詞牌名。調見宋晏殊《珠玉詞》,因詞有"雙燕歸飛繞畫堂,似留戀虹梁"句,故名。雙調,五十一字。前段四句,四平韻;后段五句,三平韻。 2.曲牌名。南曲入正宮引。
網絡解釋
燕歸梁
燕歸梁,詞牌名,又名“悟黃粱”“醉紅妝”“雙雁兒”“折丹桂”,以北宋晏殊詞《珠玉詞》為正體,雙片五十一字,前段二十五字四句四平韻,后段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韻。作品音節響亮,急促、熱烈,特點顯著。諸家用于壽詞外,或祝頌、抒情、寫景均宜。代表作品有宋晏殊《燕歸梁·雙燕歸飛繞畫堂》、宋柳永《燕歸梁·輕躡羅鞋掩絳綃》等。
“燕歸梁”的單字解釋
【燕】:[yàn]1.鳥類。體小,翅長,尾為剪刀狀。在中國春向北來,秋返南方。捕食昆蟲,是益鳥。2.安樂:燕安。3.古又同“飲宴”的“宴”。[yān]1.周朝國名(前11世紀中葉—前222)。戰國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一帶。為秦所滅。2.指河北北部。
【歸】:1.返回:歸國華僑。無家可歸。2.還給;歸還:物歸原主。3.趨向或集中于一個地方:殊途同歸。千條河流歸大海。把性質相同的問題歸為一類。4.由(誰負責):一切雜事都歸這一組管。5.屬于(誰所有):功勞歸大家。這些東西歸你。6.用在相同的動詞之間,表示動作并未引起相應的結果:批評歸批評,獎金一分也沒少給。7.珠算中一位除數的除法。8.姓。
【梁】:1.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房梁。2.橋:橋梁。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蕭衍滅南齊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也稱蕭梁。為陳所滅。2.五代之一(907—923)。朱溫滅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為后唐所滅。5.戰國時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后,改稱梁。
“燕歸梁”的相關詞語
* 燕歸梁的讀音是:yàn guī liáng,燕歸梁的意思:燕歸梁 燕歸梁,詞牌名,又名“悟黃粱”“醉紅妝”“雙雁兒”“折丹桂”,以北宋晏殊詞《珠玉詞》為正體,雙片五十一字,前段二十五字四句四平韻,后段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韻。作品音節響亮,急促、熱烈,特點顯著。諸家用于壽詞外,或祝頌、抒情、寫景均宜。代表作品有宋晏殊《燕歸梁·雙燕歸飛繞畫堂》、宋柳永《燕歸梁·輕躡羅鞋掩絳綃》等。
基本解釋
1.詞牌名。調見宋晏殊《珠玉詞》,因詞有"雙燕歸飛繞畫堂,似留戀虹梁"句,故名。雙調,五十一字。前段四句,四平韻;后段五句,三平韻。 2.曲牌名。南曲入正宮引。燕歸梁
燕歸梁,詞牌名,又名“悟黃粱”“醉紅妝”“雙雁兒”“折丹桂”,以北宋晏殊詞《珠玉詞》為正體,雙片五十一字,前段二十五字四句四平韻,后段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韻。作品音節響亮,急促、熱烈,特點顯著。諸家用于壽詞外,或祝頌、抒情、寫景均宜。代表作品有宋晏殊《燕歸梁·雙燕歸飛繞畫堂》、宋柳永《燕歸梁·輕躡羅鞋掩絳綃》等。【燕】:[yàn]1.鳥類。體小,翅長,尾為剪刀狀。在中國春向北來,秋返南方。捕食昆蟲,是益鳥。2.安樂:燕安。3.古又同“飲宴”的“宴”。[yān]1.周朝國名(前11世紀中葉—前222)。戰國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一帶。為秦所滅。2.指河北北部。
【歸】:1.返回:歸國華僑。無家可歸。2.還給;歸還:物歸原主。3.趨向或集中于一個地方:殊途同歸。千條河流歸大海。把性質相同的問題歸為一類。4.由(誰負責):一切雜事都歸這一組管。5.屬于(誰所有):功勞歸大家。這些東西歸你。6.用在相同的動詞之間,表示動作并未引起相應的結果:批評歸批評,獎金一分也沒少給。7.珠算中一位除數的除法。8.姓。
【梁】:1.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房梁。2.橋:橋梁。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蕭衍滅南齊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也稱蕭梁。為陳所滅。2.五代之一(907—923)。朱溫滅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為后唐所滅。5.戰國時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后,改稱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