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桂的讀音 牡桂的意思
牡桂 牡桂(學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I),是樟目樟科下的植物,原產熱帶亞洲。分布于我國福建、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區。多栽培于斜坡山地及砂上。 牡桂為常綠喬木,樹庋灰褐色,老樹皮厚可達13毫米。一年生枝條圓柱形,當年生枝條略帶四棱形。葉互生,長卵形.革質,邊緣內卷,葉面深綠色有光澤。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小花黃綠色。漿果狀核果倒卯形,暗紫色,外有宿存花被。花期5~7月。
- 牡
- 桂
“牡桂”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ǔ guì]
- 漢字注音:
- ㄇㄨˇ ㄍㄨㄟ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牡桂”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即木桂。桂的一種,與肉桂異。皮薄而味淡,葉似枇杷葉,堅硬有毛及鋸齒,色淺黃。花六瓣,色白,心凸起如荔枝,色紫。參閱晉嵇含《南方草木狀.桂》﹑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支植上》﹑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一.桂》。
網絡解釋
牡桂
牡桂(學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I),是樟目樟科下的植物,原產熱帶亞洲。分布于我國福建、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區。多栽培于斜坡山地及砂上。
牡桂為常綠喬木,樹庋灰褐色,老樹皮厚可達13毫米。一年生枝條圓柱形,當年生枝條略帶四棱形。葉互生,長卵形.革質,邊緣內卷,葉面深綠色有光澤。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小花黃綠色。漿果狀核果倒卯形,暗紫色,外有宿存花被。花期5~7月。
“牡桂”的單字解釋
【牡】:1.雄性的鳥獸類。與“牝(pìn)”相對:牡牛。2.指植物的雄株:牡麻。
【桂】:1.桂花樹,木犀的通稱。2.肉桂樹,常綠喬木。樹皮即桂皮或稱肉桂,有香味,可供藥用,又作調料。3.廣西的別稱。
“牡桂”的相關詞語
* 牡桂的讀音是:mǔ guì,牡桂的意思:牡桂 牡桂(學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I),是樟目樟科下的植物,原產熱帶亞洲。分布于我國福建、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區。多栽培于斜坡山地及砂上。 牡桂為常綠喬木,樹庋灰褐色,老樹皮厚可達13毫米。一年生枝條圓柱形,當年生枝條略帶四棱形。葉互生,長卵形.革質,邊緣內卷,葉面深綠色有光澤。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小花黃綠色。漿果狀核果倒卯形,暗紫色,外有宿存花被。花期5~7月。
基本解釋
1.即木桂。桂的一種,與肉桂異。皮薄而味淡,葉似枇杷葉,堅硬有毛及鋸齒,色淺黃。花六瓣,色白,心凸起如荔枝,色紫。參閱晉嵇含《南方草木狀.桂》﹑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支植上》﹑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一.桂》。牡桂
牡桂(學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I),是樟目樟科下的植物,原產熱帶亞洲。分布于我國福建、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區。多栽培于斜坡山地及砂上。牡桂為常綠喬木,樹庋灰褐色,老樹皮厚可達13毫米。一年生枝條圓柱形,當年生枝條略帶四棱形。葉互生,長卵形.革質,邊緣內卷,葉面深綠色有光澤。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小花黃綠色。漿果狀核果倒卯形,暗紫色,外有宿存花被。花期5~7月。
【牡】:1.雄性的鳥獸類。與“牝(pìn)”相對:牡牛。2.指植物的雄株:牡麻。
【桂】:1.桂花樹,木犀的通稱。2.肉桂樹,常綠喬木。樹皮即桂皮或稱肉桂,有香味,可供藥用,又作調料。3.廣西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