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怎么讀 狀的意思
“狀”字共有1個讀音:
[zhuàng]

漢字 | 狀 |
---|---|
讀音 |
|
注音 | ㄓㄨㄤˋ |
部首 | [犬] 犬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8 部外:4 |
異體字 | 狀 狀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2C0 |
其它編碼 | 五筆:nhdd|udy 倉頡:vmik 鄭碼:zigs 四角:23284 |
筆順編碼 | 52131344 |
筆順筆畫 | フ丨一ノ一ノ丶丶 |
筆順名稱 | 豎折/豎彎 豎 橫 撇 橫 撇 捺 點 |
狀字的意思
同“狀”。
狀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狀
zhuàng ㄓㄨㄤˋ
◎ 同“狀”。
英語 form; appearance; shape; official
德語 Anklage (S)?,Anschuldigung (S)?,Kondition (S)?,Zustand (S)?,gro?artig (Adj)?,stark (Adj)
法語 forme,état,situation,plainte
狀字的詳細解釋
狀字的辭典解釋
狀ㄓㄨㄤˋzhuàng 名
形態、容貌、樣子。如:「粉狀」、「奇形怪狀」。
情況。如:「現狀」、「慘狀」。《三國志·卷五四·吳書·魯肅傳》:「會瑜已徙肅母到吳,肅具以狀語瑜。」
功績、良好表現。《史記·卷二·夏本紀》:「行視鯀之治水無狀,乃殛鯀于羽山以死。」《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自傷為傅無狀,常哭泣。」
敘述事實的文章。現通稱打官司的呈文。如:「行狀」、「訴狀」。《紅樓夢·第六八回》:「著他寫一張狀子,只管往有司衙門中告去。」
獎勵或證明用的文書。如:「獎狀」、「委任狀」、「信用狀」。
動陳述、描寫。如:「摹狀」。《莊子·德充符》:「自狀其過以不當亡者眾,不狀其過以不當存者寡。」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物色》:「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
康熙字典解釋
狀【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鉏亮切《集韻》《韻會》助亮切,??音??。《說文》犬形也。從犬,爿聲。
又《玉篇》形也。《易·繫辭》知鬼神之情狀。
又《韻會》形容之也,陳也。《莊子·德充符》自狀其過,以不當亡者衆。不狀其過,以不當存者寡。
又《史記·夏本紀》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註》索隱曰:言無功狀。《戰國策》春申君問狀。
又《增韻》扎也。《正韻》牒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狀【卷十】【犬部】
犬形也。從犬爿聲。盈亮切
說文解字注
(狀)犬形也。引伸爲形狀。如類之引伸爲同類也。從犬。爿聲。鉏亮切。十部。
狀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狀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