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池的讀音 獼猴池的意思
獼猴池 獼猴池,亦即猴池 。在古印度毘舍離庵摩羅園側,傳說往昔獼猴共集,為佛穿池,故名。 唐玄奘 《大唐西域記·吠舍厘國》:“其西北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傍有石柱,高五六十尺,上作師子之像。石柱南有池,是群獮猴為佛穿也,在昔如來曾住於此。”按,此故事又見《四分律》卷二。今印度著名的桑奇 (Sanchi)北門石柱上尚有這一傳說的浮雕。參見“ 猴池 ”。
- 獼
- 猴
- 池
“獼猴池”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í hóu chí]
- 漢字注音:
- ㄇㄧˊ ㄏㄡˊ ㄔˊ
- 簡繁字形:
- 獼猴池
- 是否常用:
- 否
“獼猴池”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梵語意譯。即猴池。在古印度·毘舍離·庵摩羅園側,傳說往昔獼猴共集,為佛穿池,故名。
網絡解釋
獼猴池
獼猴池,亦即猴池 。在古印度毘舍離庵摩羅園側,傳說往昔獼猴共集,為佛穿池,故名。 唐玄奘 《大唐西域記·吠舍厘國》:“其西北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傍有石柱,高五六十尺,上作師子之像。石柱南有池,是群獮猴為佛穿也,在昔如來曾住於此。”按,此故事又見《四分律》卷二。今印度著名的桑奇 (Sanchi)北門石柱上尚有這一傳說的浮雕。參見“ 猴池 ”。
“獼猴池”的單字解釋
【獼】:見下。
【猴】:1.哺乳動物,種類很多,外形略像人,身上有毛,多為灰色或褐色,有尾巴,行動靈活,好群居,口腔有儲存食物的頰囊,吃果實、野菜、鳥卵和昆蟲等。通稱猴子。2.乖巧;機靈(多指孩子):這孩子多猴啊!3.像猴似的蹲著:他猴在臺階上嗑瓜子兒。4.姓。
【池】:1.池塘:游泳池。養魚池。鹽池。2.旁邊高中間洼的地方:花池。樂(yuè)池。3.舊時指劇場正廳的前部:池座。4.護城河:城池。5.姓。
“獼猴池”的相關詞語
* 獼猴池的讀音是:mí hóu chí,獼猴池的意思:獼猴池 獼猴池,亦即猴池 。在古印度毘舍離庵摩羅園側,傳說往昔獼猴共集,為佛穿池,故名。 唐玄奘 《大唐西域記·吠舍厘國》:“其西北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傍有石柱,高五六十尺,上作師子之像。石柱南有池,是群獮猴為佛穿也,在昔如來曾住於此。”按,此故事又見《四分律》卷二。今印度著名的桑奇 (Sanchi)北門石柱上尚有這一傳說的浮雕。參見“ 猴池 ”。
基本解釋
梵語意譯。即猴池。在古印度·毘舍離·庵摩羅園側,傳說往昔獼猴共集,為佛穿池,故名。獼猴池
獼猴池,亦即猴池 。在古印度毘舍離庵摩羅園側,傳說往昔獼猴共集,為佛穿池,故名。 唐玄奘 《大唐西域記·吠舍厘國》:“其西北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傍有石柱,高五六十尺,上作師子之像。石柱南有池,是群獮猴為佛穿也,在昔如來曾住於此。”按,此故事又見《四分律》卷二。今印度著名的桑奇 (Sanchi)北門石柱上尚有這一傳說的浮雕。參見“ 猴池 ”。【獼】:見下。
【猴】:1.哺乳動物,種類很多,外形略像人,身上有毛,多為灰色或褐色,有尾巴,行動靈活,好群居,口腔有儲存食物的頰囊,吃果實、野菜、鳥卵和昆蟲等。通稱猴子。2.乖巧;機靈(多指孩子):這孩子多猴啊!3.像猴似的蹲著:他猴在臺階上嗑瓜子兒。4.姓。
【池】:1.池塘:游泳池。養魚池。鹽池。2.旁邊高中間洼的地方:花池。樂(yuè)池。3.舊時指劇場正廳的前部:池座。4.護城河:城池。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