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民的讀音 獻民的意思
獻民 獻民,猶賢民。原指 周 滅 商 后, 商 遺民中之臣服于 周 者。《書·洛誥》:“孺子來相宅,其大惇典 殷獻民。” 孔 傳:“﹝少子﹞行典常於 殷 賢人。” 孔穎達 疏:“ 周 受於 殷 ,故繼之,於 殷 人有賢性,故稱賢人。” 周秉鈞 易解:“獻民,賢民,與頑民相對,指服從 周 化者。”《逸周書·作雒》:“俘 殷 獻民遷于 九畢 。” 孔晁 注:“獻民,士大夫也。 九畢 , 成周 之地,近王化也。”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二編第三章第一節:“在 周公 東征的過程中,大批 商 朝貴族成了俘虜, 周 人稱他們為‘獻民’。”
- 獻
- 民
“獻民”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àn mín]
- 漢字注音:
- ㄒㄧㄢˋ ㄇㄧㄣˊ
- 簡繁字形:
- 獻民
- 是否常用:
- 否
“獻民”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猶賢民。原指周滅商后,商遺民中之臣服于周者。 2.泛指前朝遺民。
網絡解釋
獻民
獻民,猶賢民。原指 周 滅 商 后, 商 遺民中之臣服于 周 者。《書·洛誥》:“孺子來相宅,其大惇典 殷獻民。” 孔 傳:“﹝少子﹞行典常於 殷 賢人。” 孔穎達 疏:“ 周 受於 殷 ,故繼之,於 殷 人有賢性,故稱賢人。” 周秉鈞 易解:“獻民,賢民,與頑民相對,指服從 周 化者。”《逸周書·作雒》:“俘 殷 獻民遷于 九畢 。” 孔晁 注:“獻民,士大夫也。 九畢 , 成周 之地,近王化也。”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二編第三章第一節:“在 周公 東征的過程中,大批 商 朝貴族成了俘虜, 周 人稱他們為‘獻民’。”
“獻民”的單字解釋
【獻】:1.把實物或意見等恭敬莊嚴地送給集體或尊敬的人:獻花。獻旗。貢獻。把青春獻給祖國。2.表現給人看:獻技。獻殷勤。3.姓。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獻民”的相關詞語
* 獻民的讀音是:xiàn mín,獻民的意思:獻民 獻民,猶賢民。原指 周 滅 商 后, 商 遺民中之臣服于 周 者。《書·洛誥》:“孺子來相宅,其大惇典 殷獻民。” 孔 傳:“﹝少子﹞行典常於 殷 賢人。” 孔穎達 疏:“ 周 受於 殷 ,故繼之,於 殷 人有賢性,故稱賢人。” 周秉鈞 易解:“獻民,賢民,與頑民相對,指服從 周 化者。”《逸周書·作雒》:“俘 殷 獻民遷于 九畢 。” 孔晁 注:“獻民,士大夫也。 九畢 , 成周 之地,近王化也。”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二編第三章第一節:“在 周公 東征的過程中,大批 商 朝貴族成了俘虜, 周 人稱他們為‘獻民’。”
基本解釋
1.猶賢民。原指周滅商后,商遺民中之臣服于周者。 2.泛指前朝遺民。獻民
獻民,猶賢民。原指 周 滅 商 后, 商 遺民中之臣服于 周 者。《書·洛誥》:“孺子來相宅,其大惇典 殷獻民。” 孔 傳:“﹝少子﹞行典常於 殷 賢人。” 孔穎達 疏:“ 周 受於 殷 ,故繼之,於 殷 人有賢性,故稱賢人。” 周秉鈞 易解:“獻民,賢民,與頑民相對,指服從 周 化者。”《逸周書·作雒》:“俘 殷 獻民遷于 九畢 。” 孔晁 注:“獻民,士大夫也。 九畢 , 成周 之地,近王化也。”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二編第三章第一節:“在 周公 東征的過程中,大批 商 朝貴族成了俘虜, 周 人稱他們為‘獻民’。”【獻】:1.把實物或意見等恭敬莊嚴地送給集體或尊敬的人:獻花。獻旗。貢獻。把青春獻給祖國。2.表現給人看:獻技。獻殷勤。3.姓。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