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維亞的讀音 玻利維亞的意思
玻利維亞 (南美洲國家)多民族玻利維亞國(西班牙語:Estado Plurinacional de Bolivia ),簡稱玻利維亞,是位于南美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周邊與巴西、秘魯、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五國相鄰,法定首都為蘇克雷,實際政府駐地為拉巴斯。全國以高原地形為主,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國家。其中拉巴斯海拔高度超過3600米,為世界海拔最高的首都。 玻利維亞在13世紀為印加帝國的一部分,1538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25年8月6日獨立。 玻利維亞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因此被稱為“坐在金礦上的驢”。除了著名的礦藏,還有為人所熟知的印加帝國遺址。此外該國還擁有僅次于委內瑞拉的南美洲第二大天然氣田。 主要鐵路和公路網集中在西部,邊遠地區依靠航空溝通。基礎設施缺乏,旅游業較為落后。
- 玻
- 利
- 維
- 亞
“玻利維亞”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ō lì wéi yà]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玻利維亞
- 是否常用:
- 否
“玻利維亞”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南美洲中部內陸國。面積10986萬平方千米。人口741萬(1995年)。法定首都蘇克雷,政府所在地拉巴斯。西部為安第斯山區,中部為谷地,東部為平原低地。地處熱帶,氣候差異大。礦業在經濟中占重要地位。錫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網絡解釋
玻利維亞 (南美洲國家)
多民族玻利維亞國(西班牙語:Estado Plurinacional de Bolivia ),簡稱玻利維亞,是位于南美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周邊與巴西、秘魯、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五國相鄰,法定首都為蘇克雷,實際政府駐地為拉巴斯。全國以高原地形為主,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國家。其中拉巴斯海拔高度超過3600米,為世界海拔最高的首都。
玻利維亞在13世紀為印加帝國的一部分,1538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25年8月6日獨立。
玻利維亞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因此被稱為“坐在金礦上的驢”。除了著名的礦藏,還有為人所熟知的印加帝國遺址。此外該國還擁有僅次于委內瑞拉的南美洲第二大天然氣田。
主要鐵路和公路網集中在西部,邊遠地區依靠航空溝通。基礎設施缺乏,旅游業較為落后。
“玻利維亞”的單字解釋
【玻】:〔玻璃〕a.一種質地硬而脆的透明物品,一般用細紗、石灰石、碳酸鈉等混合起來,加高溫熔解,冷卻后制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氧化鈉和氧化鈣。b.俗稱某些透明的像玻璃的質料,如“玻璃絲襪”,“玻璃雨衣”(“璃”讀輕聲)。
【利】:1.鋒利;銳利(跟“鈍”相對):利刃。利爪。2.順利;便利:不利。成敗利鈍。3.利益(跟“害、弊”相對):利弊。有利。興利除害。4.利潤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銷。本利兩清。5.使有利:利國利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6.姓。
【維】:同“維”。
【亞】:[yā]1.物體的分歧部分。明?張自烈《正字通?二部》:“亞,趙古則曰:‘物之岐者曰亞。’俗作丫、椏。”2.象聲詞。《漢書·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伊優亞,猶吚唔呀,小兒學語聲。3.助詞。猶阿,多用在親屬稱呼前,無義。宋?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五出:“亞哥,亞哥,狗膽梳千萬買歸,頭鬚千萬買歸。”[yà]1.“亞”的繁體字。2.次於。《國語?吳語》:“乃退就幕而會,吳公先歃,晉侯亞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諸葛道明初過江左,自名道明,名亞王、庾之下。”3.輸、低、較差:“他的歌唱技巧不亞於你。”4.相同、相等。《後漢書?卷四十?班彪傳上》:“節慕原、嘗,名亞春、陵。”《南史?卷七十二?顏協傳》:“時吳郡顧協亦在蕃邸,與協同名,才學相亞,府中稱為二協。”5.掩。宋?蔡伸《如夢令?人靜重門深亞詞》:“人靜重門深亞,朱閣畫簾高掛。”《董西廂?卷一》:“幾間寮舍,半亞朱扉。”6.次一等的、第二的:“亞軍”、“亞熱帶”、“亞聖”。7.亞洲的簡稱:“歐亞大陸”、“亞太影展”。8.姊妹丈夫的互稱。同“婭”。《詩經?小雅?節南山》:“瑣瑣姻亞,則無膴仕。”毛亨?傳:“兩婿相謂曰亞。”
“玻利維亞”的相關詞語
* 玻利維亞的讀音是:bō lì wéi yà,玻利維亞的意思:玻利維亞 (南美洲國家)多民族玻利維亞國(西班牙語:Estado Plurinacional de Bolivia ),簡稱玻利維亞,是位于南美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周邊與巴西、秘魯、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五國相鄰,法定首都為蘇克雷,實際政府駐地為拉巴斯。全國以高原地形為主,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國家。其中拉巴斯海拔高度超過3600米,為世界海拔最高的首都。 玻利維亞在13世紀為印加帝國的一部分,1538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25年8月6日獨立。 玻利維亞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因此被稱為“坐在金礦上的驢”。除了著名的礦藏,還有為人所熟知的印加帝國遺址。此外該國還擁有僅次于委內瑞拉的南美洲第二大天然氣田。 主要鐵路和公路網集中在西部,邊遠地區依靠航空溝通。基礎設施缺乏,旅游業較為落后。
基本解釋
南美洲中部內陸國。面積10986萬平方千米。人口741萬(1995年)。法定首都蘇克雷,政府所在地拉巴斯。西部為安第斯山區,中部為谷地,東部為平原低地。地處熱帶,氣候差異大。礦業在經濟中占重要地位。錫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玻利維亞 (南美洲國家)
多民族玻利維亞國(西班牙語:Estado Plurinacional de Bolivia ),簡稱玻利維亞,是位于南美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周邊與巴西、秘魯、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五國相鄰,法定首都為蘇克雷,實際政府駐地為拉巴斯。全國以高原地形為主,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國家。其中拉巴斯海拔高度超過3600米,為世界海拔最高的首都。玻利維亞在13世紀為印加帝國的一部分,1538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25年8月6日獨立。
玻利維亞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因此被稱為“坐在金礦上的驢”。除了著名的礦藏,還有為人所熟知的印加帝國遺址。此外該國還擁有僅次于委內瑞拉的南美洲第二大天然氣田。
主要鐵路和公路網集中在西部,邊遠地區依靠航空溝通。基礎設施缺乏,旅游業較為落后。
【玻】:〔玻璃〕a.一種質地硬而脆的透明物品,一般用細紗、石灰石、碳酸鈉等混合起來,加高溫熔解,冷卻后制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氧化鈉和氧化鈣。b.俗稱某些透明的像玻璃的質料,如“玻璃絲襪”,“玻璃雨衣”(“璃”讀輕聲)。
【利】:1.鋒利;銳利(跟“鈍”相對):利刃。利爪。2.順利;便利:不利。成敗利鈍。3.利益(跟“害、弊”相對):利弊。有利。興利除害。4.利潤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銷。本利兩清。5.使有利:利國利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6.姓。
【維】:同“維”。
【亞】:[yā]1.物體的分歧部分。明?張自烈《正字通?二部》:“亞,趙古則曰:‘物之岐者曰亞。’俗作丫、椏。”2.象聲詞。《漢書·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伊優亞,猶吚唔呀,小兒學語聲。3.助詞。猶阿,多用在親屬稱呼前,無義。宋?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五出:“亞哥,亞哥,狗膽梳千萬買歸,頭鬚千萬買歸。”[yà]1.“亞”的繁體字。2.次於。《國語?吳語》:“乃退就幕而會,吳公先歃,晉侯亞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諸葛道明初過江左,自名道明,名亞王、庾之下。”3.輸、低、較差:“他的歌唱技巧不亞於你。”4.相同、相等。《後漢書?卷四十?班彪傳上》:“節慕原、嘗,名亞春、陵。”《南史?卷七十二?顏協傳》:“時吳郡顧協亦在蕃邸,與協同名,才學相亞,府中稱為二協。”5.掩。宋?蔡伸《如夢令?人靜重門深亞詞》:“人靜重門深亞,朱閣畫簾高掛。”《董西廂?卷一》:“幾間寮舍,半亞朱扉。”6.次一等的、第二的:“亞軍”、“亞熱帶”、“亞聖”。7.亞洲的簡稱:“歐亞大陸”、“亞太影展”。8.姊妹丈夫的互稱。同“婭”。《詩經?小雅?節南山》:“瑣瑣姻亞,則無膴仕。”毛亨?傳:“兩婿相謂曰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