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琣怎么讀 琣的意思

    “琣”字共有2個讀音: [běng]   [pěi]  
    琣
    漢字
    讀音 [běng]
    [pěi]
    注音 ㄅㄥˇ|ㄆㄟˇ
    部首 [王]  王字旁
    筆畫 總筆畫:12 部外:8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423
    其它編碼 五筆:gukg 倉頡:mgytr 鄭碼:csj 四角:10161
    筆順編碼 112141431251
    筆順筆畫 一一丨一丶一丶ノ一丨フ一
    筆順名稱 橫 橫 豎 提 點 橫 點 撇 橫 豎 橫折 橫

    琣字的意思

    [běng]

    古同“”。

    [pěi]

    古人名用字。

    琣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běng ㄅㄥˇ

     ◎ 古同“”。

    其它字義


    pěi ㄆㄟˇ

     ◎ 古人名用字。

    琣字的詳細解釋

    琣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琣【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8畫

    《集韻》補孔切。同琫。佩刀下飾。

    又《集韻》普罪切,音俖。人名。唐有滕王循琣。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琫【卷一】【玉部】

    佩刀上飾。天子以玉,諸侯以金。從玉奉聲。邊孔切

    說文解字注

    (琫)佩刀上飾也。小雅鞞琫有珌傳。鞞、容刀鞞也。琫、上飾。珌、下飾。大雅鞞琫容刀傳、下曰鞞、上曰琫。戴先生疑瞻彼洛矣之珌下飾。當爲鞞下飾。珌文飾皃。有珌與首章有奭句法同。說文訓鞞爲刀室。誤也。玉裁按。鞞之言裨也。刀室所以裨護刀者。漢人曰削。俗作鞘。琫之言奉也。奉俗作捧。刀本曰環。人所捧握也。其飾曰琫。珌之言畢也。刀室之末。其飾曰珌。古文作?。傳云。鞞、容刀鞞也。謂刀削。其云琫上飾、珌下飾者。上下自全刀言之。琫在鞞上。鞞??琫下。珌在鞞末。公劉詩不言珌。故云下曰鞞。舉鞞以該珌。鞞琫有珌。言鞞琫而又加珌也。王莽傳。瑒琫瑒珌。孟康曰。佩刀之飾。上曰琫。下曰珌。若劉熙釋名曰。室口之飾曰琫。琫、捧也。捧束口也。下末之飾曰琕。琕、卑也。下末之言也。琕卽鞞之譌。劉意自一鞘言之。故雖襲毛上曰琫、下曰鞞之云。而大非毛意。至杜預本之注左傳云。鞞、佩刀削上飾。鞛、下飾。又互譌上下字矣。凡訓詁必考其源流得失者、舉眡此。許云佩刀上飾。用毛說。謂一刀之上。非一削之上也。凡刀劒以手所執爲上。刀謂之穎。亦曰環。書刀謂之拊。劒謂之鐔。天子以玉。諸矦以金。毛傳曰。天子玉琫而珧珌。諸矦璗琫而璆珌。大夫鐐琫而鏐珌。士珕琫而珕珌。天子以玉。故其字從玉。從王。奉聲。邊孔切。九部。左傳作鞛。咅奉合音。如棓字亦咅聲之比。

    * 網站為您提供琣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