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工作的讀音 田野工作的意思
田野工作 田野工作(field work)是指經過專門訓練的人類學者親自進入某一社區,通過直接觀察、訪談、住居體驗等參與方式,獲取第一手研究資料的過程。 田野工作是人類學的核心,也是人類學學科的明確特征,既是一種實地獲得文化理解的方法及其研究技術與工具的手段,還包含著一種文化實踐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 田
- 野
- 工
- 作
“田野工作”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ián yě gōng zuò]
- 漢字注音:
- ㄊㄧㄢˊ ㄧㄝˇ ㄍㄨㄥ ㄗㄨㄛ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田野工作”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田野工作 tián yě gōng zuò ㄊㄧㄢˊ ㄧㄝˇ ㄍㄨㄥ ㄗㄨㄛˋ 社會科學中,一種搜集實際資料的方法。其工作進行方式,是實際居留于研究地,參與其生活、觀察研究或測量采集。運用范圍有社會學、人類學與考古學等。其目的皆在避免個人及文化上的主觀,以尋求事實的真象。
也稱為「野外工作」。
德語 Feldforschung (S)?
法語 Terrain (anthropologie)?
網絡解釋
田野工作
田野工作(field work)是指經過專門訓練的人類學者親自進入某一社區,通過直接觀察、訪談、住居體驗等參與方式,獲取第一手研究資料的過程。 田野工作是人類學的核心,也是人類學學科的明確特征,既是一種實地獲得文化理解的方法及其研究技術與工具的手段,還包含著一種文化實踐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田野工作”的單字解釋
【田】:1.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麥田。棉田。2.蘊藏礦物可供開采的地帶。專用于某些生產的土地:油田。鹽田。3.同“佃(tián)”。4.同“畋”。
【野】:1.野外:曠野。野地。野火。野戰。2.界限:視野。分野。3.指不當政的地位(跟“朝”相對):下野。在野。4.屬性詞。不是人工飼養或培植的(跟“家”相對):野獸。野兔。野菜。野花。野草。5.蠻橫不講理;粗魯沒禮貌:野蠻。粗野。撒野。這人說話太野。6.不受約束:野性。放了幾天假,心都玩野了。7.姓。
【工】:1.工人和工人階級:礦工。鉗工。瓦工。技工。女工。工農聯盟。2.工作;生產勞動:做工。上工。加工。勤工儉學。省料又省工。3.工程:動工。竣工。4.工業:化工(化學工業)。工交系統。5.指工程師:高工(高級工程師)。王工。6.一個工人或農民一個勞動日的工作:砌這道墻要六個工。7.(工兒)技術和技術修養:唱工。做工。8.長于;善于:工詩善畫。9.精巧;精致:工巧。工穩。10.姓。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3”。參看〖工尺〗。
【作】:[zuò]1.勞動;勞作:精耕細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槍聲大作。3.寫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裝:作態。裝模作樣。5.當作;作為:過期作廢。6.進行某種活動:同不良傾向作斗爭。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田野工作”的相關詞語
“田野工作”造句
田野工作時的筆記或照片。
再加上每天花好幾小時穿越乾燥、濃密、刺人的植被,田野工作的浪漫很快就消失了。
田野的真實與客觀只是基本功,在田野工作的基礎上給人類營造一種和諧、完美、自然、純凈的意境,才是人類學學科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田野工作中,研究者的視角很容易被先入為主的偏見所影響。
在經過兩個階段的實地調研和田野工作后,掌握了相當數量的原始材料和訪談素材,包括村中鄉賢的個人生活情況和家族背景。
本文運用了方言調查的田野工作方法,獲得了方言中大量的第一手資料。
本文采用了教育民族志的研究方法,運用田野工作方法進行了第一手資料的搜集。
民族學對于異文化的關注使“田野工作”成為必然。
本文建議在民族音樂學研究中用“田野工作”替代“采風”的提法。
本文著重從意義關聯的角度討論社會科學田野工作中的深度訪談法。
* 田野工作的讀音是:tián yě gōng zuò,田野工作的意思:田野工作 田野工作(field work)是指經過專門訓練的人類學者親自進入某一社區,通過直接觀察、訪談、住居體驗等參與方式,獲取第一手研究資料的過程。 田野工作是人類學的核心,也是人類學學科的明確特征,既是一種實地獲得文化理解的方法及其研究技術與工具的手段,還包含著一種文化實踐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辭典解釋
田野工作 tián yě gōng zuò ㄊㄧㄢˊ ㄧㄝˇ ㄍㄨㄥ ㄗㄨㄛˋ社會科學中,一種搜集實際資料的方法。其工作進行方式,是實際居留于研究地,參與其生活、觀察研究或測量采集。運用范圍有社會學、人類學與考古學等。其目的皆在避免個人及文化上的主觀,以尋求事實的真象。
也稱為「野外工作」。
德語 Feldforschung (S)?
法語 Terrain (anthropologie)?
田野工作
田野工作(field work)是指經過專門訓練的人類學者親自進入某一社區,通過直接觀察、訪談、住居體驗等參與方式,獲取第一手研究資料的過程。 田野工作是人類學的核心,也是人類學學科的明確特征,既是一種實地獲得文化理解的方法及其研究技術與工具的手段,還包含著一種文化實踐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田】:1.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麥田。棉田。2.蘊藏礦物可供開采的地帶。專用于某些生產的土地:油田。鹽田。3.同“佃(tián)”。4.同“畋”。
【野】:1.野外:曠野。野地。野火。野戰。2.界限:視野。分野。3.指不當政的地位(跟“朝”相對):下野。在野。4.屬性詞。不是人工飼養或培植的(跟“家”相對):野獸。野兔。野菜。野花。野草。5.蠻橫不講理;粗魯沒禮貌:野蠻。粗野。撒野。這人說話太野。6.不受約束:野性。放了幾天假,心都玩野了。7.姓。
【工】:1.工人和工人階級:礦工。鉗工。瓦工。技工。女工。工農聯盟。2.工作;生產勞動:做工。上工。加工。勤工儉學。省料又省工。3.工程:動工。竣工。4.工業:化工(化學工業)。工交系統。5.指工程師:高工(高級工程師)。王工。6.一個工人或農民一個勞動日的工作:砌這道墻要六個工。7.(工兒)技術和技術修養:唱工。做工。8.長于;善于:工詩善畫。9.精巧;精致:工巧。工穩。10.姓。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3”。參看〖工尺〗。
【作】:[zuò]1.勞動;勞作:精耕細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槍聲大作。3.寫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裝:作態。裝模作樣。5.當作;作為:過期作廢。6.進行某種活動:同不良傾向作斗爭。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田野工作時的筆記或照片。
再加上每天花好幾小時穿越乾燥、濃密、刺人的植被,田野工作的浪漫很快就消失了。
田野的真實與客觀只是基本功,在田野工作的基礎上給人類營造一種和諧、完美、自然、純凈的意境,才是人類學學科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田野工作中,研究者的視角很容易被先入為主的偏見所影響。
在經過兩個階段的實地調研和田野工作后,掌握了相當數量的原始材料和訪談素材,包括村中鄉賢的個人生活情況和家族背景。
本文運用了方言調查的田野工作方法,獲得了方言中大量的第一手資料。
本文采用了教育民族志的研究方法,運用田野工作方法進行了第一手資料的搜集。
民族學對于異文化的關注使“田野工作”成為必然。
本文建議在民族音樂學研究中用“田野工作”替代“采風”的提法。
本文著重從意義關聯的角度討論社會科學田野工作中的深度訪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