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鑒的讀音 申鑒的意思
申鑒 《申鑒》是中國東漢末思想家荀悅的政治、哲學論著。《后漢書》本傳說,荀悅志在匡輔獻帝,因曹操攬政,“謀無所用,乃作《申鑒》”。意為重申歷史經驗,供皇帝借鑒。全書5卷,包括《政體》、《時事》、《俗嫌》、《雜言》5篇。明代黃省曾做了注釋,有明嘉靖四年(1525)黃氏文始堂刊本,涵芬樓《四部叢刊》影印明文始堂本等。 《申鑒》有明黃省曾所作注,《四庫全書總目》稱其“引據博洽,多得悅旨”。有《龍溪精舍叢書》本、《小萬卷樓叢書》本以及《四部叢刊》影印明文始堂刊本。
- 申
- 鑒
“申鑒”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ēn jiàn]
- 漢字注音:
- ㄕㄣ ㄐㄧㄢˋ
- 簡繁字形:
- 申鑒
- 是否常用:
- 否
“申鑒”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引為借鑒。
網絡解釋
申鑒
《申鑒》是中國東漢末思想家荀悅的政治、哲學論著。《后漢書》本傳說,荀悅志在匡輔獻帝,因曹操攬政,“謀無所用,乃作《申鑒》”。意為重申歷史經驗,供皇帝借鑒。全書5卷,包括《政體》、《時事》、《俗嫌》、《雜言》5篇。明代黃省曾做了注釋,有明嘉靖四年(1525)黃氏文始堂刊本,涵芬樓《四部叢刊》影印明文始堂本等。 《申鑒》有明黃省曾所作注,《四庫全書總目》稱其“引據博洽,多得悅旨”。有《龍溪精舍叢書》本、《小萬卷樓叢書》本以及《四部叢刊》影印明文始堂刊本。
“申鑒”的單字解釋
【申】:1.陳述;說明:申明。申請。三令五申。2.地支的第九位。3.申時,舊式記時法,相當于十五點到十七點。4.上海市的別稱。
【鑒】:1.鏡子(古代用銅制成)。2.照:水清可鑒。3.仔細看;審察:鑒別。鑒定。4.可以作為警戒或引為教訓的事:引以為鑒。前車之覆,后車之鑒。5.舊式書信套語,用在開頭的稱呼之后,表示請人看信:惠鑒。臺鑒。鈞鑒。
“申鑒”的相關詞語
* 申鑒的讀音是:shēn jiàn,申鑒的意思:申鑒 《申鑒》是中國東漢末思想家荀悅的政治、哲學論著。《后漢書》本傳說,荀悅志在匡輔獻帝,因曹操攬政,“謀無所用,乃作《申鑒》”。意為重申歷史經驗,供皇帝借鑒。全書5卷,包括《政體》、《時事》、《俗嫌》、《雜言》5篇。明代黃省曾做了注釋,有明嘉靖四年(1525)黃氏文始堂刊本,涵芬樓《四部叢刊》影印明文始堂本等。 《申鑒》有明黃省曾所作注,《四庫全書總目》稱其“引據博洽,多得悅旨”。有《龍溪精舍叢書》本、《小萬卷樓叢書》本以及《四部叢刊》影印明文始堂刊本。
基本解釋
引為借鑒。申鑒
《申鑒》是中國東漢末思想家荀悅的政治、哲學論著。《后漢書》本傳說,荀悅志在匡輔獻帝,因曹操攬政,“謀無所用,乃作《申鑒》”。意為重申歷史經驗,供皇帝借鑒。全書5卷,包括《政體》、《時事》、《俗嫌》、《雜言》5篇。明代黃省曾做了注釋,有明嘉靖四年(1525)黃氏文始堂刊本,涵芬樓《四部叢刊》影印明文始堂本等。 《申鑒》有明黃省曾所作注,《四庫全書總目》稱其“引據博洽,多得悅旨”。有《龍溪精舍叢書》本、《小萬卷樓叢書》本以及《四部叢刊》影印明文始堂刊本。【申】:1.陳述;說明:申明。申請。三令五申。2.地支的第九位。3.申時,舊式記時法,相當于十五點到十七點。4.上海市的別稱。
【鑒】:1.鏡子(古代用銅制成)。2.照:水清可鑒。3.仔細看;審察:鑒別。鑒定。4.可以作為警戒或引為教訓的事:引以為鑒。前車之覆,后車之鑒。5.舊式書信套語,用在開頭的稱呼之后,表示請人看信:惠鑒。臺鑒。鈞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