甿怎么讀 甿的意思

漢字 | 甿 |
---|---|
讀音 |
|
注音 | ㄇㄥˊ |
部首 | [田] 田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8 部外:3 |
異體字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53F |
其它編碼 | 五筆:lynn 倉頡:wyv 鄭碼:kish 四角:60010 |
筆順編碼 | 25121415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丨一丶一フ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豎 橫 點 橫 豎折/豎彎 |
甿字的意思
同“氓(méng)”。
甿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甿
méng ㄇㄥˊ
◎ 同“氓1”。
英語 farming population
德語 Leute, Menschen (S)
甿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甿 méng
〈名〉
(1) 古指農村居民 [peasant]
甿,田民也。從田,亡聲。——《說文》
以下劑致甿。——《周禮·遂人》。注:“變民言甿異外內也。”
甿隸之人。——《史記·陳涉世家》。集解:“田民曰甿。”
甿稅況重疊,公門極熬煎。——唐· 韋應物《答崔都水》
(2) 又如:甿隸(農夫與皂隸);甿稅(農民的賦稅)
(3) 泛指百姓 [common people]。如:甿庶(百姓);甿俗(民俗);甿歌(民間歌謠)
甿字的辭典解釋
舊指農民。《說文解字·田部》:「甿,田民也。」《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劑致甿,以田里安甿,以樂昏擾甿,以土宜教甿。」《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陳涉,罋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才能不及中人。」
愚昧無知的人。《管子·輕重甲》:「桓公憂北郭民之貧,召管子而問曰:『北郭者,盡屨縷之甿也。』」
康熙字典解釋
甿【午集上】【田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3畫
《唐韻》武庚切《集韻》謨耕切《正韻》眉庚切,??音甍。《說文》田,民也。《周禮·地官·遂人》以下劑致甿,以田里安甿。《註》變民言甿,異外內也。甿,猶懵懵無知貌也。《管子·揆度篇》桓公憂北郭民之貧,召管子而問曰:北郭者,盡屨縷之甿也。
又《五韻集韻》武登切,音瞢。義同。
又《集韻》莫郞切,音茫。曠野,或書作??。
又母亙切,音懜。《博雅》癡也。一曰田民。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甿【卷十三】【田部】
田民也。從田亡聲。武庚切
說文解字注
(甿)田民也。甿爲田民。農爲耕人。其義一也。民部曰。氓、民也。此從田。故曰田民也。唐人諱民。故氓之蚩蚩、周禮以下劑致氓、石經皆改爲甿。古衹作萌。故許引周禮以興耡利萌。葢古本如是。鄭云。變民言萌。異外內也。萌猶懵懵無知貌。從田。亡聲。武庚切。古音在十部。